【行前点睛】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一个单位、一个行业人才发展环境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服务管理水平。作为一家拥有研发人员占全公司员工四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嘉兴华特机电有限公司一直以来注重育才、引才、聚才、用才,通过优化工作环境,搭建工作平台,实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也正是拥有了这支技术型的科研人才队伍,华特机电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手机控制、声音控制、热感应控制、远程控制等智能化操控模式,成为秀洲区唯一一家管状电机生产企业,其智能产品有90%出口到欧洲、中东等市场。实践证明,“以人为本”的人才管理理念和不断优化的人才生态发展环境催生了今日华特机电的跨越式发展。
【走企观察】卷帘门窗、遮阳棚、浴霸……走进华特机电公司研发大楼的五楼展厅,这些传统机电产品,只需通过手机或者声音指令就能轻松完成打开或是关闭动作,而像这样的智能产品将成为企业今后的主攻方向。据华特机电公司总经理周金华介绍,目前中国的管状电机生产量占据着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人们对于产品的智能化、电动化要求不断提高,电机正走向家电,家电又走向家居智能,管状电机行业正不断迎合这个趋势茁壮成长,成为一项朝阳产业。“而这些产品的研发,离不开我们的研发团队。”周金华说。
一个领军人才带来一个科研团队,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作为秀洲区首家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小牛所带领的科研创新团队于今年10月正式与华特机电签约。“从7月开始,我们就多次主动对接杨小牛院士,双方就智能家居及相关产品的合作开发达成初步意向,并就技术团队建设、企业转型升级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沟通,直到正式签约,这无疑为企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周金华说,“通过签约院士,引进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技术成果,在企业进行转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打造自主知识产权库和培育自主品牌。这也成为我们在管状电机行业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
在积极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华特机电还不忘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据周金华介绍,公司积极主动解决好引进人才的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尽可能为人才排忧解难,以优良的服务质量确保引进人才“留得住、用得好”。“因为机缘巧合,2013年年初我从深圳一家专做工业仪器仪表的高科技企业只身前往嘉兴,来到这的第二天,我就搬进了公司为我精心准备的房子,还有很多生活上的照顾,这都让我这个异乡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华特机电参与研发的电子软件工程师刘国兵告诉记者,如今30岁的他还打算把家安在嘉兴,因为在他看来,公司自由的研发环境和人性化管理已经让他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也正是依靠这些优秀人才,以华特机电为第一起草单位的《卷帘及类似设备用电动管状驱动装置》国家标准于今年起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也是秀洲企业直接牵头制定国家标准,将“秀洲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
【延伸阅读】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对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确保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秀洲区紧紧围绕服务转型发展、服务创新驱动,以服务、绩效为主导方向,优化人才服务,促进绩效产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今年,秀洲区进一步整合各项资源,通过打造特色多元化平台,推动人力资源产业园到嘉兴(国际)人才城的蜕变;完善“生活绿卡”政策集成,给予住房保障、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优惠政策;推进高层次人才展示中心,提高人才服务针对性,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增加助推力与支撑力;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实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各展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