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经济体制的运作有赖于一定的规则,而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法律制度。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安全、有效、宽松和稳定的法治环境,使得市场经济活动有法可依。但要克服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以牺牲“法治”的方式来换取经济的发展等违背市场经济发展规则的情况,就必须继续坚持和深化法治思维,以法治方式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实践案例】走进油车港镇上睦村,拥有喷水织机的农户家都有了一本特殊的“户口薄”。这本特殊的“户口簿”,其实就是一张喷水织机整治户台数核实单,上面详细记录了户主编号、所在地、户主姓名、织机数量等信息,其中,“不得新增”这几个字特别显眼。
作为秀洲区治水的“老大难”问题,喷水织机污染对秀洲北部水环境带来了较大影响。今年在“五水共治”喷水织机污染治理中,秀洲区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在全市首创喷水织机“户口簿”制度。通过“户口簿”上墙,更透明地亮出家底,接受监督,从而实现了总量控制,有效遏制了喷水织机无序发展势头,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近年来,土地、能源和环境等要素资源的日趋紧缺,成为制约地方经济社会尤其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破解资源要素制约?如何在有限资源条件下,让它们发挥最大的效用?今年,秀洲对全区394家规上企业和476家规下企业开展了绩效综合评价工作,以此作为优化资源配置、倒逼企业提质增效、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依据。
目前,根据工业企业2013年度各项考核指标数据,秀洲将全区工业企业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两个类别,并按照绩效综合评价得分降序排列,将全区工业企业分为A、B、C、D四类。A类为优先发展类,指资源环境效益好、贡献大的企业;B类为鼓励提升类,指效益相对较好,但发展水平有待提升的企业;C类为重点提升类,指效益与贡献相对较差的企业;D类为落后整治类,指发展水平落后、综合效益差的企业。
“进行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的目的,就是对工业企业将实行依法依规分类管理,亩均效益高、单位能耗低、社会贡献大的企业,将在资源要素配置上获得更多倾斜,相反,落后企业则要面临更多限制和监管,甚至被淘汰。”秀洲区经济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法治方式的管理,使各个工业企业的发展竞争处于同一规则下,他们对资源的获得也有了更加公平的竞争标准。这大大激活了企业追求转型升级发展的动力。
【秀洲路径】参照全区工业企业绩效评价结果,规范工业补助资金发放;对中介机构实行“统一承诺时间、统一收费依据、统一服务标准”管理,使其服务时间平均缩减50%,服务收费平均减少20%;通过“关停淘汰一批、整合入园一批、规范提升一批”行动,完成对全区印染企业的规范提升,不仅推动了环境要素资源有效配置,而且促使一批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产业的健康发展……
公正、公平、公开是法治思维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秀洲区着力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通过制定公正、公平、公开的规则,规范和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运用,不仅为企业和产业发展营造了优良发展环境,也为更好地发挥政府这只“无形之手”作用,避免市场的自发性、滞后性和盲目性等弊端,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和支撑。
【政策原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二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四)加强重点领域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