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近一年后的秀洲"二宝"们
2014年11月26日 08:45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祁晨婷

  进入11月,我国“单独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已近一年。今年初,经初步统计,秀洲区共有6095户家庭符合申请“单独二孩”政策条件。三个季度过去,秀洲区共受理“单独二孩”再生育申请913例,截至9月底,已生育143人。区计卫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今年前三季度的再生育申请数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增长,但多数家庭对于生“二胎”的态度更为理性,也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因此并没有出现“人口爆发式增长”。

  想生二胎也得顺其自然

  昨天上午,家住洪合镇的郁欢欣陪着自己4岁的女儿乐乐参加幼儿园的公开课。虽然才4岁,乐乐已经是姐姐了。今年初,郁欢欣在丈夫的陪同下去申请“单独二孩”生育证明时,就已经怀孕了。今年8月份,郁欢欣的小女儿出世了。

  “我们夫妻正好符合‘单独二胎’的生育条件,加上觉得女儿一个人挺孤单,应该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家里的经济条件也还不错,于是这个孩子就诞生了。”郁欢欣说。前三季度像郁欢欣这样审批时就已怀孕的,共有424例子。而据秀洲区计卫局统计,预计今年年底前将有246例“单独二孩”出生。

  先怀孕,赶上了政策的“顺风车”,对于想要第二个孩子的家庭来说可谓皆大欢喜。然而秀洲区前三季度审批的778例中,除了已经怀孕的424例之外,仍有300多例并未怀孕。秀洲区高照实验小学老师朱建琴就是其中一位。

  “女儿小的时候,一直在等政策,想再生一个,这样女儿也有个伴儿。”朱建琴说,等了几年,现在政策终于实现了,自己就和丈夫一起填了申请表,并且也通过了审核。

  然而就在政策落地、申请、审批的过程中,朱建琴和丈夫两人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可以说是好不容易等来了资格,但是一方面觉得自己年龄比较大,另一方面身体状况也不够理想,总觉得不是怀孕的好时机。”朱建琴说,一边是女儿“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有弟弟妹妹”的疑问,一边是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现实问题,“再生一个”只能是顺其自然的事儿,“好在丈夫和家里几位老人对于生‘二胎’的问题并不勉强,因此本着对下一代负责的态度,还是可以慢慢来。”

  “独生子”遇上“小二宝”

  父母应该怎么教?

  “原本父母只围着自己转,突然多了一个‘小东西’,爸爸妈妈好像都不理自己了。”这也许是一些“大宝”们在弟弟妹妹降生后的感受。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也在慢慢增多,然而二胎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从怀孕的时候,就跟大女儿讲道理,让她明白爸爸妈妈的爱不会减少。虽然如此,毕竟还是小孩子,心理上肯定会有一些不适应。”家住新城街道春晓园的谢女士今年9月迎来自己的小女儿月亮。对于这个孩子的出生,一家人都显得很高兴,而大女儿星星却毫不掩饰地表现出了一些“嫉妒”。

  不过很快,大女儿星星对于这个比自己小11岁的妹妹就疼爱有加了。“之前担心的大女儿可能会觉得委屈的情况没有出现,换尿布、喂水,她都抢着做,只要妹妹一哭,她一定赶紧跑过去抱着妹妹。这让我觉得很欣慰。”谢女士告诉记者,前几天,大女儿星星的同学到家里玩时,抱了抱小女儿,这让大女儿月亮觉得很难过,“大女儿觉得自己的妹妹只有自己可以抱。”对于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谢女士处理起来的法宝就是“更爱老大”。“不当着大女儿的面夸赞小女儿,反而要更多地表扬大女儿,遇到事情更多的是讲道理。”

  原本的独生子遇上“小二宝”会遇到哪些问题,做父母的该怎么教育?为此,记者采访了秀洲区智慧家长俱乐部的负责人任艳老师。

  “给‘老大’更多的爱,确实是处理两个孩子之间关系的有效方法。因为现在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大小孩子之间争夺父母的爱。”任艳表示,父母要保证给老大足够的爱和心理能量,这样才不会让大孩子在“二宝”出生后产生心理落差。

  “父母要避免说‘你是哥哥(姐姐)应该让着弟弟(妹妹)’、‘你是大孩子怎么还不懂事?’这样的话。如果大孩子出现欺负老二或者疏远父母、封闭自己的情形,家长就应该反思是不是自己在对待两个孩子的态度上出现了偏差。”任艳告诉记者,准备生二胎的父母一定要事先与大孩子沟通,讲清楚道理,在“二宝”出生后,更要在老大身上倾注更多的爱,以此激发老大的责任感和安全感。

  除了要正确处理对待老大的态度外,任艳表示,父母也要避免对“二宝”矫枉过正。“有的父母一味的以老大做标杆,强迫‘二宝’向哥哥姐姐学习。也有一些父母觉得一定要在‘二宝’身上实现当初的遗憾。这些都是不正确的,父母要把两个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寻找适合他们的成长方式。”

标签:生育 责任编辑: 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