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事评论
“农业后继乏人”或许并不可虑
2014年11月6日 08:44 来源:嘉兴日报 毛建国

  “平时村里基本上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这是江西省一个种粮农民的担忧。事实上,这不是一个地方,也不是现在才出现的问题。由于当前农村留守种田的农民以中老年人居多,年轻人外出打工不愿回乡务农,很多人担心将来“找不到合适的人种田”,农业后继乏人,谁来种田成为一个问题。

  类似于“70后不种、80后不会、90后不谈”的话题,其实早已有之。早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口大流动时代的到来,“农业后继乏人”的问题就已经凸显。到了新世纪,问题愈加突出,一再被提起。只是,虽然种田的人减少了,耕地面积也减少了,但农民的收入却大幅增加了,粮食产量也大大增加了。

  看似反常实则正常。过去种田不缺人,其实是时代的产物。如果到了今天,大量人口依然围着土地转,就是一种不正常现象。改革开放30多年,也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大发展的30多年。支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人口来自哪里?正是来自农村。如果没有农村生产关系的改变,没有农业人口的解放,中国就不会有30多年来的高歌猛进。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虽然城乡差距不降反增,但毕竟都获得了发展。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土地压力十分巨大。在现代社会,单纯依靠土地收入,守着几亩地,连吃饱肚子恐怕都成问题,更别提过上小康乃至现代化生活了。所谓“农妇山泉有点田”,只是网友的诗意畅想,在沉重的生活压力面前,注定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小资肥皂泡”。因此,让大量人口留在农村种田,是对城市不负责任,也是对农业、农村、农民不负责任。

  有人可能会说,这只是大道理,并没有回答如何解决“农业后继乏人”问题。这个问题,可以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找到答案。《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从家庭经营走向农场经营,从分散农业走向规模农业,这才是农业发展的未来,也是农村致富奔小康的根本。

  从实践来看,江苏等沿海地区早就开始了土地流转。家庭农场的发展,让农民从身份变成职业,不仅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而且保证农民有稳定的收入。现在一些城市放开户籍限制,但依然有一些农民“身子进城户口不愿进城”。为什么?正是因为乡下有稳定的“土地红利”。这种收入,每亩少的有大几百元,多的一二千元,保证了农民基本生活。而土地集中起来之后,也为现代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科技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解决“三农”问题,需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多予少取放活”,而不是让年轻人回到村里种田。让想种田的种田,而且种大田、种现代化的田,让那些不想种田的流转到城市,去从事二产、三产,这才是农村发展的未来。

 

标签:农业 责任编辑:林越琪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