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事评论
转型并非要转行
2014年11月6日 08:44 来源: 嘉兴日报 本报评论记者 余延青

  今年前9个月,海宁经编产业一路高歌猛进,位于马桥街道的经编园区产值增长5.6%、税收增长36%。海宁经编产业的大幅增长,一方面源于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另一方面则源于产业的成功转型。抓住主业不松手,在经编产业内部进行换挡升级,不仅让海宁经编产业集群占据了行业的制高点,也说明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转型并非要转行。

  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当前,企业、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摆在地方政府和企业面前的头等大事,也成为全民共识,并在各地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误区,如一些地方认为转型升级就是淘汰传统产业尤其是一些夕阳产业转而发展新兴产业。少数传统企业也因为市场竞争激烈、利润较低,加上资源要素环境、政策的倒逼,而改换门庭,转向其他新兴行业。其中不乏成功者,但撞得头破血流者不在少数。

  诚然,发展新兴产业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但绝不能忽视传统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突出地位。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目的,是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转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把粗放型转为集约型,而不是单纯地转行业,更不能喜“新”厌旧,把传统产业等同于低端产业。

  海宁能够把经编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越做越优、越做越新,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对这个产业的支持和引导。这种支持和引导最直接的就是给了企业家坚定主业发展不松手的信心,继续让企业在长期耕耘的领域内寻找新的发展路径,最终让企业脱胎换骨、破茧成蝶,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近年来,经编园区重点骨干经编企业不仅没有一家“逃离”这个产业,而且众多企业在创新中,因为新技术研发、新材料应用,为经编这个行业贴上了新兴产业的标签。

  经济发展有其自然的规律,转型升级必须要经过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在转型的阵痛中,如何正确对待传统产业以及这个产业的历史地位至关重要。或许地方政府和企业都该重新审视传统产业,重新为传统产业定坐标立方向,引导传统产业积极向内挖潜谋求转型之策,而不是盲目跟风去转行,让传统产业在自我改造提升中,实现发展方式的成功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标签:转型 责任编辑: 林越琪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