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首个秸秆焚烧发电供热项目明年运行 全市设30个秸秆收集加工点
2014年10月27日 14:18 来源:南湖晚报 记者 朱政

   眼下是秋收旺季,也是农村里秸秆大量产生的季节,最近市民隐隐感到,农村的秸秆燃烧又在影响城市的空气环境了。事实上,我市一直在探索各种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方法。目前,我市首个秸秆焚烧发电供热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可投入运行,每年可消耗约20万吨农业废弃物,替代节约标准煤10万吨,发电1.8亿千瓦时,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20多万吨。

  燃烧秸秆危害大

  农村里的农业废弃物秸秆,一般都是堆放在田里,集中到一定量之后焚烧还田,这是农村里历来对于秸秆的处理方法,然而,这种处置方式的危害是极大的。

  每逢秸秆焚烧之时,空气中烟尘、颗粒物和其他污染物的浓度急剧增加,随着秸秆的燃烧,大量烟尘飘入市区,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PM2.5浓度极速攀升,令城市被一层灰色烟雾笼罩,成为引发灰霾的重要元凶。

  有关数据表明,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3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

  秸秆燃烧不仅污染空气环境,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引发火灾事故。为此,我市近年来开始制定相关制度和办法控制秸秆燃烧,科学引导农户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市环境监察支队更是通过严查“烧秸秆”现象,开通24小时环保值班电话12369,一旦发现焚烧现象,立即通知消防部门扑灭,并予以处罚。然而,即使打击力度加大,依旧有不少农民偷偷燃烧秸秆。

  企业上马秸秆焚烧发电项目

  其实,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最具开发利用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在我市,首个秸秆焚烧发电供热项目——嘉兴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的农业废弃物焚烧综合利用发电供热项目已于今年上半年开建,预计明年下半年可投入运行,该项目经浙江省发改委核准,已被列为2014年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

  “项目投入运行后,每年可消耗约20万吨农业废弃物(秸秆),替代节约标准煤10万吨,发电1.8亿千瓦时,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20多万吨,秸秆灰则可以作为有机肥循环利用。”嘉兴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人孟主任表示,整个项目预计投资2.2亿元,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它具有广阔的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不仅可以解决一部分秸秆处置问题,还可以为广大农户带来收益。

  根据项目建设的安排,该公司将在政府的规划指导下建立生物质秸秆收集体系,计划从下月起至明年6月前,在全市设立约30个生物质秸秆收集加工点,为生物质发电供热项目配套供应秸秆原料。

  向全市公开征集秸秆收集加工点的消息一发出去,已经有不少企业“毛遂自荐”,有的还递交了可行性报告,嘉兴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综合考虑自荐企业的规模水平、经济实力等条件,最后在政府的规划指导下设立约30个生物质秸秆收集加工点,作为秸秆焚烧原料的收集加工点。

  积极探索秸秆利用的多种模式

  

  据介绍,嘉兴市现有耕地面积300多万亩,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约为180万吨,嘉兴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的农业废弃物焚烧综合利用发电供热项目只能使其中一部分秸秆“变废为宝”,剩余还有100多万吨的量,这些剩余的秸秆又该如何处置?

  记者从环保、农经等部门获悉,近年来,嘉兴市探索出用秸秆做肥料、做基料、做燃料、做饲料、做编织料、做原料的“六料”秸秆利用模式,着力破解秸秆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

  用秸秆做肥料,即秸秆还田,这是当前我市解决秸秆的重要途径,有的是在机械收割的同时将稻、麦秸秆切碎还田,有的是用稻草覆盖还田,即在作物生长期间,于株间或行间覆盖作物秸秆,既可保温,又可增肥。

  秸秆还适合做多种食用菌的培养基料,通过生物转化生产食用菌,将农作物秸秆制作成营养基质,用于蘑菇、草菇等食用菌栽培,还可以用于其他农作物、花卉果树、畜牧业的生产。秸秆还可以成为燃料,海盐县依托海盐县吉能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把油菜籽壳、稻草等农作物秸秆加工成为生物质燃料棒,采取高压低温压缩的方法把农作物秸秆制成燃料棒,发热量高,燃烧时不会释放二氧化硫,是替代化石能源的环保产品。还有的农民发挥聪明才智,将稻草加工成草帘、草绳、草包等制品,不仅实现了秸秆的循环利用,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据了解,2013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9.9%,比2012年提高2.7个百分点。

标签:项目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