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人文秀洲 > 长虹桥 > 散文
缝补
2014年10月22日 15:44 来源: 秀洲新闻网 朱安春

   这是间不到六平米的沿街店舍,面街而落。一台修鞋机器顶天花板而立,左右两边的墙面被大小不等的鞋底、鞋垫铺满,对面墙壁上则高挂着一台迷你型的电视机。店舍中央横着一张高高破旧的工作台,里面坐着一位面目慈祥,很少言语的修鞋老者。

  这是位面容祥和且睿智的大爷,安静地坐在凳子上,时不时地与修鞋人聊几句,间或瞅几眼电视机的画面,想必他很关注央视新闻。他把新闻中提到的《富春山居图》的命运与修鞋人娓娓道来,也不管他听不听得懂,直述《富春山居图》命运坎坷,首尾离散,名画的前半卷,又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富春山居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抑或是一位对书画颇有研究之人。

  这是位与眼前二位大爷年龄相仿的阿姨,中等个子,短头发,四方脸。灰色的毛衣外罩着黑灰白格子的背心,满脸笑容,一看就知是个随和的阿姨。她左手拿着吃了半截的香蕉,娴熟地将门轻推而入,随手将右手的香蕉友善地递给修鞋人,让快点吃。

  我,一位提着鞋子、包和腰带来小店修理的城市过客,每过三月半载的,总会把家中欲扔弃的什件,欲过时的衣饰拿来,让老者或重组、或修补,每次接过被加工过的东西,心中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不只为省几个钱,重要的是那破了的心爱之物又能回到我的生活中,把我的现在与过去和将来相链接。

  喧嚣的城市,难得还留下如此宁静的一隅,让我加入到这融合的氛围中,参与我父辈那个年代所经历的人与事,在彼此诉说、倾听中,感悟着最为真挚的世间冷暖……

  二十多年前,老者在近中山路的街头做修自行车生意,认识至今,阿姨感觉他人好,就把这间车库改装一下,租给了他,朝门之墙有扇门,也因他人老实,阿姨家从不上锁,我仔细一看,的确是门,因糊上墙纸挂满鞋垫,不仔细看是发现不了的,还以为是墙,我笑说,感觉好似以前当铺里的机关暗门。

  得知我来修理的腰带是雅莹的时,热心的阿姨一个劲地说这家公司的衣服怎样怎样的好,当得知我身上的衣袖因脱线而破个小口时,就马上回家去取来“缝补包”,拿出她的眼镜、勾针、线团,在昏暗的灯光下,娴熟地一针一针地勾着,我怕她看不清楚,尽量伸着手臂,好让阿姨看得更清楚些,勾得不累些。突然间,在这么近的距离中我感觉到了妈妈的味道,似乎回到了小时候母亲在缝我身上纽扣的时光。四十岁的我已很少被轻易打动,可这一刻,双眼涩涩。

  三位老人彼此说着对方的好,各自讲述着自家的趣事,温暖,渐渐地在这个夜晚弥漫。转眼,老者修的三样东西已完成,阿姨缝的那个口子也已完毕,当我付钱时,阿姨硬是不要,还说,以后衣服一有小洞就拿来放在鞋师傅这,她会帮助修补的,还一个劲地申明,她不会收钱的。临行之时,阿姨再三关照,这么晚了,路上小心。

  曾几何时,我也这样坦诚、真挚地对待过周围的人,将自己的快乐、喜悦与人分享,可到头来,时常被一些心怀叵测的人“精心加工”成“故事”而传阅;曾几何时,我也不曾为功名利禄而舍弃尊严,违背良知地去迎合世俗,可结局告诉我,做个真实的自我好难;曾几何时,我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努力工作,积极进取,为的是能在贡献中体现自我价值,可事实证明,一切是这样的难。我曾试用忙碌的工作来填塞生活的每一天,用辛勤付出换回的认可和奖励来宽慰自己,可一件件琐碎的生活事件,终会将已沉淀在内心深处的痛楚抽丝般地引出,时不时地让我隐隐作痛。而这一刻,我感到好温暖,低迷的情绪也因这六平米的温暖而得以复原,只因这份朴实的人间真爱。感谢老者在缝补饰品的过程中,也缝补了我的心情。

标签:革命先烈|缅怀 责任编辑: 顾丽青

秀州新闻网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