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大小城事
秋季蚊蠓“猛于虎” 日常谨慎可防治
2014年10月16日 09:11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孙梦莹 通讯员 顾谢君

    家住龙盛右岸小区的市民王女士上周日带孩子去春晓公园玩,回来后孩子的小腿上就被咬了好几块红包,这些包不像往常的蚊子包,摸上去还硬硬的,而且都快一个礼拜了孩子还是挠个不停,都挠破了,只能去就医。“孩子说是那种很小很小的‘小蚊子’咬的,像芝麻一样的,感觉比毒蚊子还厉害,女儿的小腿上到处是包。”王女士说。

  昨日,记者从新安国际医院急诊科了解到,近段时间来看这种“蚊子包”的大多数是儿童,“很多人以为包都是蚊子咬的,其实有些是蠓咬的,蠓这种体型较小的吸血昆虫大家其实都见过,就是花坛、草坪附近一团团飞舞的小虫,但很多人却不知道它会吸血。”医生余晨平说道,“由于个人体质不同,有些严重的还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如荨麻疹、水疱等,但是自己平时若多注意,这种情况很少出现。”

  据悉,这种鲜为人知的吸血昆虫“蠓”,俗名也叫小咬、墨蚊、糠蚊等。蠓类个体小,身长仅有2至5毫米,远看就是一个小黑点,飞翔缓慢而无声,也不容易被人提防。蠓叮吸人血,被叮咬处容易引起比蚊子叮咬更甚的奇痒,甚至引起全身过敏反应等,同时也易传播多种人类疾病。

  据不少市民反映,除了蠓以外,随着气温转凉,最近的蚊子也越发猖狂了,为什么秋天的蚊蠓“猛如虎”?据秀洲区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与现在的气候有关,秋天湿润,气温舒适,正是这类昆虫最易繁殖的季节。“据蚊媒数据监测,从9月起蚊虫的密度的确有所上升,但随着气温逐步下降,这种情况会得到好转。”该负责人说。

  蚊蠓虽“猛”,但防治有道,还是可以避免叮咬的。据了解,去野外以及池塘等潮湿的地方时要注意穿着,不要裸露肌肤,随身携带防蚊虫的药剂。而南方潮湿,市民若所住楼层低矮,窗外植物生长茂盛,室内也较容易滋生蚊蠓,这就需注意日常清洁,经常对卫生间等地进行消毒,喷洒杀虫剂,保持室内尤其是厨房、卫生间等地的清洁干燥。如果被蚊蠓叮咬最好立即涂点肥皂水,因为肥皂水呈碱性,可与蚊蠓的毒素中和。

标签:革命先烈|缅怀 责任编辑: 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