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奏响禾城品质立企最强音 加西贝拉摘取第十四届全国质量奖
2014年10月16日 09:09 来源: 嘉兴日报 记者 俞佩忠 通讯员 王 悦

  本报讯 嘉兴市区全国质量奖空白的历史已被改写。记者昨天从市相关部门获悉,第十四届全国质量奖评选结果近日在北京揭晓,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获奖,与上海大众、广西柳工、徐工集团等知名大企业一起成为全国9家获此殊荣的企业之一,也是今年浙江省唯一获得此大奖的企业。

  据了解,全国质量奖评选由国务院授权中国质量协会主办,今年是第十四届全国质量奖评审。该奖项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为依据,旨在激励和引导我国企业实施卓越绩效模式,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和经营发展质量,增强企业乃至国家竞争能力,是我国对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并取得显著的质量、经济、社会效益的企业或组织授予质量管理方面的最高荣誉,被誉为中国质量管理领域“诺贝尔奖”。

  问鼎全国质量奖,标志着加西贝拉已经在中国乃至全球压缩机行业竖起了一根“卓越”的标杆,成为新时期嘉兴企业转型升级的先锋,为我市质量兴市战略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样本。

  辉煌成绩的取得决非偶然。“世界上许多成功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重视战略管理,制定并实施科学和前瞻的卓越绩效战略,并围绕战略实施资源配置,这是企业做大做强并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朱金松向记者亮出了企业成功的答案。

  “企业的产品、产业、技术的转型升级重要,管理的转型升级更重要!”企业战略决定企业发展方向,作为国内乃至国际压缩机制造领域的一面旗帜,多年来,加西贝拉以企业文化作为管理的基石,以企业战略作为前进的航标,不断超越自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民族企业追求卓越之路。

  自2007年实施卓越绩效模式以来,加西贝拉的企业经营绩效持续提升,实现“三级跳”:2008年荣获嘉兴市首届市长质量奖,2011年摘取浙江省政府质量奖,2014年问鼎全国质量奖,一步一个脚印,成为嘉兴市企业中唯一一家全部获得市、省和全国三级质量体系桂冠、全国质量领域名副其实的“全能冠军”。

  不仅如此,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加西贝拉,以持续创新驱动发展,后来居上,已打造成为全球单一地区最大的压缩机研发制造企业,连续13年实现产销总量、产品性能、经济效益国内行业3个领先,“jiaxipera”压缩机行销全球30个国家,成为世界高端冰箱的“心脏”,出口连续8年国内行业第一,综合竞争力位居国内行业首位、全球第二。

  “很少能够见到像加西贝拉现场管理这样有序的国内企业。”评审专家成员的原国务院参事、国内质量管理领域泰斗郎志正这样评价。“加西贝拉是我国企业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的典范。”中国轻工联合会会长步正发说。

  “加西贝拉贯彻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态度坚决、工作实干、效果明显,值得肯定。”今年9月,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宝龙一行调研加西贝拉时指出,加西贝拉坚持创新驱动,积极推进机器换人,形成产业竞争优势,建成全球单一地区最大压缩机研发制造基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为浙江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加西贝拉是嘉兴创新发展的一张名片。”嘉兴市委书记鲁俊这样评价。

  “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阶段,也正是民族企业质量爬坡的阶段,提质增效升级,打造中国压缩机行业升级版,实现质量强国梦,是我们坚定不移的追求,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为我们搭起了迈向成功、走向世界的‘金桥’。”从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忠禹手中接过奖杯的朱金松表示,能够代表党的诞生地成长起来的本土企业摘取全国质量奖,深感光荣与自豪,加西贝拉将以获得全国质量奖为契机,以企业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为内在驱动力,继续以卓越设计、领先科技和可靠品质,全力打造世界级品牌,为行业树立典范。

  “做使命型企业,永葆企业卓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西贝拉将继续以“结盟品牌顾客、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为品牌建设方针,突出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同时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人力资源整体水平,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加强投入,领先行业,引领市场;在强化公司基础管理的基础上,推进信息化、国际化步伐,加强海外基地的建设,着力打造全球供应链,强化全球营销网络,实现全球化市场。

  回顾过去,全国质量奖为不断进取的加西贝拉带来了累累硕果;展望未来,全国质量奖将成为加西贝拉企业发展道路上的导航仪,为建设受人尊敬的世界级企业、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标签:革命先烈|缅怀 责任编辑: 林越琪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