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媒看秀洲
秀洲印象:美好生活融入美丽乡村
2014年10月14日 10:13 来源: 浙江日报 文 沈鑫 吴怡之

  大口呼吸新鲜空气,抬头仰望云卷云舒,在秀洲区秀园路旁的新塍塘畔,我一路向西骑行,满目绿意,迎面而来的风里还夹杂着夏日泥土的芬芳,目的地是我那熟悉的家乡—新塍镇。我加快了骑行的速度,轮子压过塑胶跑道,鹅卵石甬道,还有木质栈道。

  车轮在木板间不停地滚动着,背后传来吱呀的声音。近了,静了。在外漂泊多年,已经厌倦城市的车来车往和尘埃喧嚣,此刻,眼前几只水鸟正嬉戏在母亲河新塍塘的水面上,翅膀掠过荡起旖旎,仿佛让心灵像这水晕一样慢慢舒展开去。

  记忆中抹不去的小镇美食、名人和雅景,随着一堵堵文化墙的出现像胶片一样映入眼帘,家乡,母亲,我回来了!啃着手工制成的糕点,唇齿留香间忆起小时候的味道,细看,母亲的笑脸上又多了几道皱纹,她的双眸中除了我的身影,还有我身后那嘉兴市首条市区直通乡镇的生态绿道。

  “你在外这几年,这里变化很大哦,新塍在搞古镇保护和开发,而且浙江省首个‘特色美食古镇’也刚刚落户在这里,杭州人、上海人、苏州人经常过来吃的……”母亲停不下来的家常话,此刻早已幻化为动听的乐符,传递出的正是秀洲区让美好生活融入美丽乡村的生动实践,这里足以安放“我们的乡愁”。

  一镇一品聚点成面

  “荣荣”月饼、“老王”猪油烧饼、“杨阿六”蒸缸羊肉、“坤男”甜酒酿……沉浸在绵延百年的美食文化中,穿梭在高墙瓦黛的历史故事旁,家乡人早已习惯了一种特有的慢生活节奏。

  顺着母亲手指的方向望去,镇中心正在打造的一个美食综合体已“呼之欲出”。“到时候,可别忘记叫上你城市里的朋友一起来坐坐看看啊!”说话间,母亲也憧憬起了和老姐妹们一起重拾手艺制作糕点的画面。

  如今,“美食”已成为新塍这个拥有千年建镇史和六百年糕点史的小镇的一张名片。通过“美食”的辐射,当地政府正依托新农村示范点、农业产业园、自然村落、生态绿道等,打造集现代田园、古镇特色、乡村旅游于一体的中部“田园古镇”精品线路。

  不要“千村一面”,根据镇、村的自然禀赋和后天传统,形成天然的“一镇一品”、“一村一景”,再通过有机串联,聚点成线、连线成面,目前秀洲区北、中、南三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的构架正日趋成熟,也正好遂了我带母亲出去走走的心愿。

  载着母亲驱车北上,伫立在位于京杭大运河之畔的王江泾镇,这里自南宋起便是远近闻名的商贸集镇。远处,长虹桥正静静卧在运河水面之上,其始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九年,全长72.8米,是浙北平原软基上最大的三孔石拱桥,其因形似长虹,故而得名,古时的航船可以不落帆而驶过桥洞。

  望着车窗外的盈盈绿意,沿着王黎公路再来到民主村,3A级景区莲泗荡风景区就位于此,其水域面积数千亩。自清咸丰以来,到了每年的除夕、清明、中秋前后,为了纪念灭蝗英雄刘承忠,江浙沪一带的数万渔民都会驾船自发来到这里开展民俗祭祀活动。扎肉提香、舞龙、花鼓、踏白船等表演众多。

  网船一旁,那春日烟波浩渺的湖面,正蓄势迎来夏季的荷花,还有那望湖楼、湖心亭、九曲长廊、飞檐翘角,与热闹非凡的沿街店铺,共同组成了一个生机盎然的画面。当地人告诉我们,在王江泾还有一个赏荷胜地,就是位于洪典村的“荷塘叶色”,村里以种植莲藕等湿地农业为主,同时荷塘配备了塑木栈道和长廊,周边还建有生态绿道,恰似一条迎宾大道,将湿地生态农业景观串联成一条景观链,时不时还能遇到同是城里来的知音。

  北部三镇喷水织机集中治理、古塘村率先试水家庭“责任田”,随着这些治水工作在当地的推进,一湾秀水正回归“湿地水乡”。在这条北部“湿地水乡”精品线路的另一头是油车港镇池湾村和西湖村。风吹竹动沙沙响,漫步池湾百竹园,听着天籁般的鸟叫虫鸣,感受着那丝丝缕缕的微风,闭上双眼,听不见一点嘈杂。成年的紫竹柔和发亮,隐于绿叶之下,甚为绮丽。而伫立长兴桥远眺,2300亩千亩荡碧波荡漾,飞鸟掠过,掀起清浅细纹,偶尔点缀着一两艘小船,仿佛全世界只定格下这份宁静。

  忙不迭地用手机摄录下心动的画面,手机一同定格下的,还有母亲那发自内心的笑颜。原来,美丽乡村,亦可由心而生。

  特色文化点缀美丽

  恰逢一年高考季,闲暇中,母亲又多了一份望“孙”成龙的期盼。在老一辈人心中,总难以割舍那一份“状元”情结。

  没想到,南下寻访王店、洪合南部“果林梅乡”精品线路的途中,听闻在王店镇庆丰村也有一个名叫“状元村”的景点。陈保庙桥是庆丰村的一个自然村,现有30多户人家。上世纪70年代末刚刚恢复高考,这里就诞生了十多位大学生,渐渐有了“状元村”的美名。

  漫步在900米长的生态红砖步道上,目之所及,榉树广场、状元牌坊、状元亭、水榭登科长廊、书生号舍、及第桥等生态文化设施已初具雏形。对状元文化、朱彝尊文化、梅里植梅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的传承,让这里的美丽乡村“形神皆美”起来。

  路过洪合镇洪合村屠家头时,不禁被路旁一排排高大而又挺立的珍贵硬叶阔叶树种榉树所吸引。村民说,这里已经连续多年赠送村民榉树苗木3000多株,整个洪合村俨然成了一个别具特色的榉树村,其种植面积达310亩,不仅让农民增收,更使整个村庄郁郁葱葱,对自然村落的保护换来的是一派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美不仅反映在对自然村落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中,还体现在那一幅幅遍布千家万户的灶头画中。

  赶脚累了,寻到洪合镇洪合村村民张金寿家中,透过做饭生火时的几缕青烟,只见他家灶台上栩栩如生的两尾游鱼似乎要跃出水面,而一旁手持如意的财神爷似乎站在了云端,怡然自得,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跃然眼前。作为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兴灶画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今年已77岁的张金寿让这些色彩走入了秀洲农村千家万户的厨房。

  像这样包含在当地传统的灶头画和农民画里的生动画面,更在现实中演绎着。在嘉兴市本级饮用水源地长水塘旁,循着“咔嚓、咔嚓”的快门声响,发现活跃在河边的村嫂摄影队,她们在当地已小有名气。队员姚红轮说,每名村嫂都踊跃加入了“五水共治”义务监督队,每人认领一条河道,对整治前、中、后进行拍摄记录。

  静静欣赏,静静聆听,母亲说,风里还传来了她熟悉的旋律。原来,在附近花鸟港村的文化礼堂里,当地艺人正以“三句半”的形式唱出对治水、生态和美丽乡村的新愿景与新期待。

  文化自觉,已成长为美丽乡村的新景观。油车港镇的青年李春自制花轿迎娶新娘;新塍镇的小学教师钱宝云出版记录该镇50多座古桥现状和典故的《桥韵》;洪合镇的新居民刘鹏早在2011年就在镇政府的帮助下成功举行了个人演唱会;王江泾镇古塘村通过村级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成立孝文化基金、绘制“孝”文化墙等让“孝义”深入人心,使“优美庭院”内涵升级,这都是我们一路听来口口相传的乡野美谈。

  群众参与担当中坚

  沿途可见的各种家庭农场、果蔬采摘点和农家乐,让城里人的欢笑撒落在乡间,也让农民享受到美丽乡村的“红利”。仅在聚宝湾,以“松月酒家”为代表的农家乐们,每年就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经营收入超600万元。

  在秀洲区,人民群众不仅是美丽乡村的受益者和分享者,更在成为美好生活和美丽秀洲的创造者与实践者。

  在家乡新塍镇,印象中贫困的洛西村,母亲与我一同惊讶于这里的农民文化主题公园,占地40亩,黑色木屋点缀其间,鹅卵石铺成的小径环抱着小桥流水,红鲤、青鱼翔游浅底。打听之下才知道,这是村民徐新祥在外地创业致富后造福乡里所作的贡献。同时,他还出资为村里修路,承包了村里快倒闭的米厂,为当地提供不少就业机会。

  徐新祥,不是个例。在干净整洁的新塍镇思古桥村,我听村民说起,鼎鼎大名的浙江雅莹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华明就经常以结对的身份携企业志愿者一同助力当地的治水工作。位于王江泾镇的嘉兴市艺达印染有限公司负责人陆福林更是自愿认领企业门前河道虹阳市河,担当“企业河长”,与此同时,企业还投入20多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污水回用率。

  独乐,不如众乐;独美,不如众美。

  此刻,窗外夕阳西下,余辉印入眼帘,写完这句话,我合上了笔记本。母亲早已准备好了包裹得里三层外三层的糕点与热菜。“下次带着妻儿一起回来,让他们也看看,咱这里现在可好啦!”母亲希望我与更多的人一起分享家乡的美。这一路行来,遇到的人,遇见的美景,一帧帧画面,重新装入记忆的匣子。美好生活融入美丽乡村,原来就是这样触手可及。

  也许有一天,我会带着妻儿,回到母亲的身边,一起看炊烟升起,让孩子在田野里撒欢。

标签:革命先烈|缅怀 责任编辑: 顾丽青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