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大小城事
制作香囊传承端午传统文化
2014年5月20日 08:55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祁晨婷 通讯员 叶 缨 王玲艳

  本报讯吃粽子、赛龙舟、插“健符”……在江南水乡嘉兴,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由来已久,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构成了嘉兴端午节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其中,传统的香囊制作更是历史悠久。

  然而对现在许多家庭来说,传统的香囊制作已经渐渐远去,对大多数“身在异乡”的新嘉兴人来说,制作香囊更是十分陌生。为了更好地传承端午传统文化,让生活在秀洲区的新嘉兴人更好地融入第二故乡,近日,秀洲区“五彩香囊迎端午”香囊技艺传承系列活动中的“巧手奶奶教做香囊”、“新嘉兴人学做香囊”活动,分别在秀洲区油车港镇和王店镇举办。

  传统文化植根于传统手工艺作品中,而一些民间的老艺人更是制作传统手工艺作品的高手。日前,在油车港镇实验幼儿园,6位民间“巧手奶奶”被邀请来,现场教大家如何制作传统香囊。

  6位“巧手奶奶”中,年纪最小的50多岁,年纪大的已经70多岁了,但是做起香囊来,几位“巧手奶奶”非常灵巧,不一会儿,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香囊就诞生了。在“巧手奶奶”们的指导下,油车港镇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家长们,也都纷纷缝制出了活灵活现的传统香囊。在活动现场,几位“巧手奶奶”还带来了200多件她们缝制的形态各异的香囊。

  “这几位‘巧手奶奶’都是镇上做了几十年香囊的老人,她们也是从上一辈人那里学来的。”油车港镇妇联主席沈秀凤表示,端午节制香囊是一项传统,通过民间艺人现场教做香囊,唤起现代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激情,教育下一代更好地认知中国传统节日,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民俗氛围。

  “请各位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将布的两边缝合,再填入棉花和药粉。”近日,在秀洲区王店镇春蕾学校,62户新居民家庭一起参与了学做香囊的活动。章林珍本是一名护士,然而制作香囊却是她业余时的一大爱好。平时跟着电视、电脑学一学,章林珍总能做出别出心裁的香囊,在前几年的香囊制作比赛中,她的作品屡屡得奖。这次,她就作为制作香囊的老师,被邀请到王店镇春蕾学校,教新嘉兴人缝制香囊。在她的指导下,短短一个小时,参加活动的新居民家庭也都制作出了传统的香囊。

  王店镇春蕾小学5年级的张建宇几年前和父母一起,从老家河南驻马店来到嘉兴。对于在老家的端午节,小建宇只记得要吃粽子,和妈妈一起做香囊还是头一遭。“在老家时,我们管这个叫香布袋儿,只看过老一辈做,他们把一种特殊的香草磨碎,混合着五谷缝进香囊里。我们每年端午都买来给孩子挂着。”小建宇的妈妈罗友萍说,嘉兴的香囊有股药味儿,和老家的香囊味道不太一样。

  “这些新居民子女的父母平时都忙于工作,举办这样的活动,也能让他们体会亲情的和谐,同时让他们有机会感受和学习嘉兴的传统文化。”王店镇春雷学校副校长王充幸说。

标签:端午 责任编辑:林越琪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