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订单已经排满了,预计今年销售额能达到1个亿,通过自动化技术改造之后公司的产能也提升了一大块。”在浙江润强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塑车间,企业负责人任凯军指着21台自动运行的“机械手”说,“通过实施三年‘机器换人’计划,可形成年产精密过滤器3亿只、输注泵200万只、穿刺针5000万只的产能,在相同产能情况下,可以减少400人左右的人工。”
通过“机器换人”,这两年秀洲新区的不少企业提升了自身的生产能力,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而这只是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二次创业”的一个侧面。近年来,该区在“扶优扶强、创新驱动”的指导下,独辟蹊径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二次创业”路。
二次创业的核心是发展模式、产业结构以及功能定位的转型提升。借助“二次创业”有利契机,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开始了从外延粗放型模式向内涵集约型转变。定位发展光伏产业,是园区在转型上作出的战略性决策。2013年3月18日,4个光伏技术研究院和设计公司项目、4个分布式光伏发电投资运维项目、4个光伏产业项目、4个战略合作项目和3个重大新兴产业项目,成功签约落户园区;6月18日,又有12个项目与嘉兴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签约,5名光伏产业顶级专家受聘成为园区光伏产业发展顾问……随着光伏应用领域的研究机构和企业纷纷入驻,分布式光伏发电将为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未来开创一片发展的“蓝天”。
更多的企业则借助科技的力量实现了企业的“二次创业”。以浙江雅莹服装有限公司为例,公司从一家传统的服装外贸加工企业,转型至国内知名的现代时尚品牌企业,雅莹一直将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作为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事。2012年,该公司获得了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称号。近几年,雅莹公司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公司1000多名员工中,研发人员占34%,大专以上学历占52%。在服装这一传统的产业领域,雅莹孜孜不倦研发新面料、新款型、新技术,现已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拥有各类专利、著作权72件。
另外,由政府主导的“两退两进”、由企业主演的“拆低建高”,也成为推进园区二次开发的两根“台柱子”。在以内生资源为突破,强化要素保障的基础上,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积极探索核心区联动发展机制,与平台企业联合开展二次招商,对引进的二、三产项目实施预评估,提高项目引进门槛,要求工业项目亩均投入不低于300万元,每亩产出不少于1000万元,提升园区土地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据悉,今年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将打好扶优扶强和“四换三名”组合拳。鼓励嘉欣丝绸、雅莹服装等企业提升品牌,推进生辉照明、福莱特、龙腾等企业开展“机器换人”、“空间换地”,促进企业二次创业,着力培养“名企、名品、名家”,全年力争培育超30亿元以上企业3家,超10亿元以上企业8家,同时培养一批有潜质的小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