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关注
李克强力促救灾新机制 彰显政府职能转变决心
2013年11月6日 21:23 来源:新华网 记者 李春 张爽

    新华网北京11月6日电 11月4日到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黑龙江同江、抚远、哈尔滨等地考察时强调:“绝不能让一个群众受冻,要让大家住的保暖、住的保险。”

    今夏,黑龙江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近9万户群众的房屋损毁活倒塌。眼下临近隆冬,灾区又地处严寒地带,正直过冬安置的关键时刻,受灾群众能不能安全温暖过冬,李克强十分牵挂。他叮嘱当地干部:这里冬天冰天雪地,最低温度达零下40摄氏度,要把排查工作做细做深做到位。考察中,李克强总理还召开工作会,进一步部署做好群众越冬、灾后重建、水毁工程修复和今冬明春农业生产等工作。

    新一届中央政府履新伊始就遭遇H7N9禽流感、四川芦山7.0级地震灾害,随后又遭遇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灾害,东北、华南地区严重洪涝灾害等。根据民政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我国37634.8万人次受灾,1761人死亡,434人失踪,1024.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5170.8亿元。

    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灾害频发的大国,必须加强科学的救灾体系建设——动员迅速,指挥科学,保证专业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到达,才能有效应对。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新一届政府一直在努力探索建立一套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成熟、有效的联动响应机制。

    今年 4月,四川芦山发生强震之后,李克强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在对灾情和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后,国务院做出决策,让地方政府站到救灾的前沿。李克强在震区召开的工作会上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抗震救灾中要各负其责,形成以地方为主、中央各部门和有关方面统一对口省里的一体化救援救灾应急机制,充分发挥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作用。

    8月,李克强赴甘肃岷县漳县地震灾区考察时再次强调,面对重大自然灾害需要坚持科学应对,“要根据灾情级别实行分级负责。总结多年经验,抢险救援和应急救助工作一般以地方为主,便于就近统一指挥、提高效率,中央给予必要的帮助。灾后过渡安置和恢复重建,中央要根据情况给予必要支持”。

    今夏,洪涝灾害肆虐东北三省,李克强当即作出指示,要求国家防总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和积极帮助地方进一步加强抗灾抢险工作,全力做好搜救失踪人员、及时转移受威胁地区群众、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和相关善后工作。面对百年不遇的严重洪涝灾害,李克强总理坐镇北京指挥调度,地方政府总动员,中央政府全力支持。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李克强两次致电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就黑龙江流域抗洪救灾进行沟通协调,希望俄方利用上游水库削峰拦洪。

    此前,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各项救援工作基本是由中央政府总负责,地方政府往往起配合作用。今年以来,中央政府放心地让地方政府站到前台,说明目前我国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时,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已建立了成熟、有效的联动响应机制。

    正如李克强5月13日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会议上所强调,要以简政放权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在此次会议上,李克强特别举例强调了中央、地方联动应对四川芦山地震灾情的新机制,“这样的大事急事经部署后都能交给地方为主去办去管,因此我们要相信地方也能办好管好其他很多事。反过来讲,国务院部门管得过多过细了,既管不了也管不好。各级政府要按照各自的事权分级管理,尤其是涉及改善民生的具体事项,要尽可能实行就近管理”。

    诚然,国家领导人在自然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有助于中央政府统一指挥救灾。但是一套运行良好的、中央地方联动的应急机制才是及时应对灾害的法宝。在灾害发生之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迅速进行互动,沟通了解灾害级别,依据应急机制划分各自的职责。地方政府熟悉情况,大量的具体救灾工作由地方和一线同志承担,中央政府负责提供必要的援助——这减少了指挥救灾的层级,大大提高了救灾效率,能在灾害的第一时间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会有力有序地促进救灾工作的进展。

    事实上,中央地方联动的救灾新机制吸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这一套新的机制在今年以来数次灾害应对中得到充分检验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相信,这种新机制将会为实现及时高效、科学有序地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也体现了新一届政府通过简政放权,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决心和勇气。

标签:国内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