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发展优势产业 彰显品质特色 市级小城市培育试点路径明确
2013年8月18日 08:18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符静 实习生 胡佳英 通讯员 李少臣

     日前,市政府召开嘉兴市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动员会,为首批12个市级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授牌,并部署工作任务。这意味着市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全面铺开。记者获悉,我市已勾勒出12个新市镇实现由“镇”到“城”的跨越路径,即明确功能定位,科学编制规划,注重发展优势产业,彰显品质特色。

  2010年底,我省启动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我市王江泾镇、崇福镇和姚庄镇成为首批试点。两年多过去,3个试点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不断强化,镇容镇貌不断优化,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呈现出超常规发展态势。为了使更多新市镇变为“城”,我市决定改变普惠制的新市镇培育方式,按照“梯度培育、特色发展”原则,借鉴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经验,开展市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

  “应该先有一批步子更快、做得更好的市镇,同时为省级小城市培育打基础。”市发改委主任朱伟说。此次评选出的12个新市镇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个性特色明显,经过3年努力,建成区面积将达到5平方公里以上,常住人口5万人以上,人口集聚率60%以上;年财政收入8亿元以上或年均增速2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万元以上;三产增加值比重35%以上或试点期内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

  入选的新市镇大体归纳为两类,一类是规模较大、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的,如长安镇、洲泉镇、濮院镇等,去年3个镇的财政总收入、建成区面积、建成区常住人口等指标均已超过或接近目标值;另一类是特色鲜明、颇具个性的,如西塘镇、澉浦镇等。朱伟表示,第一类镇要在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特色;第二类镇则要在充分保护特色的基础上,做大小城市。“要体现差异化、特色化。”

  借鉴省级小城市培育经验,我市已为市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路线图。首先要合理确定小城市功能定位,这是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12个试点镇区位情况、产业特点、资源禀赋都不同,功能定位要从实际出发,不可生搬硬套,更不可千篇一律。例如独山港镇作为独具特色的港口小镇,拥有得天独厚的海岸线资源,小城市的功能定位就应该体现出这种特色。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的功能定位可作借鉴和参考。  

  例如王江泾镇定位为“中国织造名镇、江南湿地新城、浙北商贸重镇”。

  功能定位确定后接下来就是各项规划的编制。编制时要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问题,并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有效利用好地下空间。

  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将是一座空城。朱伟说,各试点镇要培育好特色产业,依据各自地缘环境、资源要素和产业基础情况,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我市民营经济已走过30年发展历程,许多乡镇都走上了“一镇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之路。例如濮院镇的毛衫产业、王店镇的小家电产业……小城市培育试点将是这些传统产业转型提升的契机。此外,试点镇还应该发展好生产性服务业、商贸服务业、特色旅游业等新兴产业。

  个性特色是城市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综观12个小城市试点镇,大多有自己的特点但尚未形成特色。因此,朱伟认为各地应结合当地实际去创特色,“在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上下功夫。”通过数年甚至数十年的不懈努力,把试点镇打造成有底蕴、有内涵、有品位的特色小城,打造成有记忆、有标志、有品牌的魅力名城。 

标签:嘉兴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