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市环保监测站获悉,近期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中污染物PM2.5浓度有所下滑,臭氧浓度明显上升。我市空气自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PM2.5浓度的月均值由11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64微克/立方米,臭氧8小时滑动浓度的月均值由40微克/立方米上升到126微克/立方米。4月26日至5月22日,臭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已经超过了PM2.5,成为我市环境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
近期阳光明媚,人们的视觉感官与自动监测数据均表明,一直困扰市民的污染物PM2.5终于迎来了有利于其扩散的气候条件。但从近期的空气质量AQI表现来看,空气质量并没有如市民们所期望的那样达到“优”的级别。为何原本造成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PM2.5降低以后,空气质量依然表现不佳?原来,这是因为臭氧浓度相对于前几个月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从而导致空气质量下降。5月1日到22日,空气质量优2天,良12天,轻度污染8天,优良率63.6%。其中,8天轻度污染天气中,首要污染物均为臭氧。目前,臭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已经超过了PM2.5,悄然成为环境空气的首要污染物。
据了解,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是国家环保部2012年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新增的指标,我市从2012年10月开始对臭氧进行监测和评价。市环保监测站自动监测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它不是直接被排放的,而是转化而成的,“臭氧主要是由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比如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只要在阳光辐射及适合的气象条件下就可以生成臭氧。此外,燃料、石化、餐饮油烟废气和衣服干洗废气等都是臭氧污染的主要来源。”
据市环保监测站自动监测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从4月开始,一般会有长达5个月的强烈光照,“太阳光照强促进光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大量臭氧,在中午12点到下午3点臭氧浓度常会达到高峰值,然后随着光强的减弱会逐渐消退。”记者了解到,当臭氧8小时滑动平均值超过160微克/立方米时,就会对空气造成轻度污染,超过215微克/立方米进入中度污染,达到265微克/立方米以上,就会形成重度污染。5月20日,空气中臭氧8小时滑动平均值达到210微克/立方米,接近中度污染,为目前我市臭氧污染的最高值。
市环保监测站相关负责人表示,臭氧污染一般不易被人感知,当臭氧浓度超过300微克/立方米时,人们就会有明显的感受,“臭氧是一种比较强的氧化剂,有刺激性味道,高浓度的臭氧会增加空气的氧化性,严重的话会对皮肤造成灼伤,对人体心脏、呼吸系统有一定的影响。”该负责人提醒,儿童、老年人及心脏、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应避免在臭氧浓度高的时间段长时间、高强度地进行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