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打造社会服务“集团军” 嘉兴探索社会组织培育新路
2013年4月10日 08:02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应丽斋 实习生 戴纯青

  “我们成为全省第一家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公益组织”;“我们的活动范围已经从学校社会工作扩大到了新居民子女”……台上,代表们纷纷呈上了漂亮的成绩单;台下,市委社工办的领导、社会工作研究者们认真聆听,频频点头。

  这是嘉兴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第一届成果报告会上的一幕,中心成立五个多月,第一期孵化的公益组织纷纷树起了形象,打响了招牌。借鉴企业经营经验、项目化管理、面向市场……社会组织培育的“嘉兴模式”正在逐步确立起来。

  他山之石,让好事做得更专业

  “让社会组织做得更专业,这是培育发展中心在发展之初就确立的目标。”市民政局(市委社工办)社会组织建设处郑启忠处长介绍。但是,“社会组织培育”在全市乃至全省都还是新生事物,第一批的专职工作人员也只是几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在草创时期,中心本身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离“专业化”距离不小,孵化组织的成长也是磕磕碰碰。

  怎么办呢?相关部门苦苦思索,想到了借用“他山之石”的办法:聘请专业的团队——国内著名的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担任技术指导;聘用一名具有一定资历的中心负责人,专职主持社会组织培育中心工作。而这名负责人的第一人选,正是刚刚从民丰集团党委书记职位上退休的商人龙。

  2013年初,在市委社工办的盛情邀请下,商人龙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了初具规模的嘉兴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一圈走访下来,他竟然舍不得离开了。“我搞了大半辈子企业,知道有钱才能做事业,但是这里不计金钱,也在做一番了不起的事业。社会组织培育值得好好搞一搞!”深受感动的商人龙毅然挑起了这副担子。

  “中心的开门时间提前半小时。”这是商人龙“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事情不大,但意外地受到了入驻组织的热烈欢迎。“在公益活动之外,我们还有其他工作。”一位入驻组织负责人说,“现在能够提前半小时,我们和中心的沟通更方便啦!”

  怎么维持中心日常运营?怎么寻找社会资源搭建服务平台?怎么协调入驻组织间的关系?这位企业家出身的新“掌门人”认真学习,虚心请教,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他正引领入驻中心的公益组织将好事做得越来越专业。项目申报、实地调研……社会组织培育的“嘉兴模式”也正一步步浮出水面。

  项目管理,打造社会服务“集团军”

  “义务救援、关爱弱势群体、弘扬传统文化……入驻中心的组织涵盖了社会服务的方方面面,中心应该扶持它们成长为一支社会服务的‘集团军’。”上任之初,商人龙与入驻机构负责人一一进行了约谈,一个大胆的构想在他心中渐渐成型。

  怎样激发公益组织的热情与能力,发挥“集团军”的战斗力?凭借着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丰富的社会组织孵化经验,商人龙将他管理企业的经验运用到了中心的工作之中,他和他的团队想到了项目化管理,让入驻组织以申报公益项目的形式争取公益资源,配合严格的项目审核机制,实现加速成长。

  “我们的社区家庭成长‘彩虹计划’推进很快!”入驻组织嘉兴市青鸟家庭成长中心负责人杜老师高兴地说,“这个月我们已经开展了三期社区活动,最近的一次有40多户家庭参加呢!”通过项目化管理,“青鸟”在短短几个月内已经组建起自己的专业团队与志愿者队伍,参与公益讲座、亲子活动的家庭也达到了数百户。

  与“青鸟”一样,其他入驻组织也纷纷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公益项目:“与青春有个约会”致力于关爱新居民子女,“水里蓝天”投身养殖帮扶,益宏救援中心开展水上救援……经过严格的项目审核,今年,培育发展中心向七家入驻组织分别提供了2000到3000元不等的项目补贴,扶持成长中的公益组织迈出了扎根社会的第一步。

  随着项目化管理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孵化中组织摆脱了“等靠要”的旧模式,开始从项目中谋求生存空间,赢得社会声誉。在培育发展中心的平台上出现了“百舸争流”的热闹景象,一支覆盖面广、服务力强的公益队伍正在集结起来。

  面向市场,引导嘉兴“善力量”

  有项目更要有需求的市场,怎样才能将“善”的力量引导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商人龙带着培育发展中心团队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一系列社区调研。

  “社区中对公益服务的需求十分普遍。”商人龙告诉记者,协调家庭关系、推广传统文化、服务弱势群体……培育发展中心里的组织大有用武之地,“下一步,我们要引导公益组织走进社区,把爱心引导到需要的地方去!”现在,中心正筹划打造一个全方位的社会服务平台,让社区的需求与培育发展中心入驻组织的服务对接起来,形成一条流畅而完整的社会服务供求链条。

  “酒香也要会吆喝”,这是商人龙从事企业管理多年的经验,也是他对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的入驻组织提出的新要求。公益组织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做好宣传,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事业中,引导更多“善”的力量汇聚起来。

  上个月,中心在嘉兴学院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招聘会。入驻中心的组织代表一一上台宣讲,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自己,招募大学生志愿者。“这是一场特殊的考试。”商人龙介绍道,“考验的就是我们孵化中的组织在市场中生存与发展的能力。”“考试”的结果令人惊喜,参加宣讲的公益组织全部完成了自己的志愿者招募计划。以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为桥梁,越来越多有爱心、乐于奉献的青年汇聚了起来。

  “预计在五月份,部分第一批入驻组织就具备条件,可以进行社会组织的登记注册,到今年下半年,这些组织将成功脱壳。”郑启忠向我们介绍。和入驻组织一起成长的嘉兴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正在引导嘉兴“善”力量,将社会服务打造成为嘉兴品牌。“我们的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上下通力,公益服务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商人龙坚定地说!

  专家点评:

  曹锦清,中国著名社会学家,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社会组织”中的“社会”一词指的是不同于政府和市场的“第三部门”,按照资源来源与服务对象划分,国内现有的社会组织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但是对于政府来说,这些社会组织大多能够承担一定的社会公共服务,通过培育,让它们专业起来,进入更多的服务领域,这是政府提高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有效办法。目前,社会组织培育在全国各地普遍处于尝试阶段,出现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也走过一些弯路。“嘉兴模式”刚刚起步,判断其最终能否成功,现在或许还为时尚早,但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和借鉴已有经验,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并且值得期待。

标签:嘉兴 责任编辑:俞佳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