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特别关注】打造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 秀洲启动光伏产业创新试点
2012年12月15日 19:27 来源:秀洲新闻网 俞佳 摄影 沈鑫

  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新闻发布会现场

 

  浙江省经信委巡视员郑一方出席新闻发布会

 

  嘉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盛全生参加新闻发布会

 

  秀洲区委副书记、区长盛付祥出席新闻发布会

    秀洲新闻网12月15日讯 光伏产业是近年来快速崛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今年初以来,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和“双反”风波等因素影响,我国光伏产业面临严重困境,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问题引起了多方重视。昨天下午,笔者从嘉兴市政府召开的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嘉兴将开展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将位于秀洲区的嘉兴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国内一流、面向国际”的“中国光伏科技城”,争取实现光伏产业的“逆势上扬”。

  五大功能区块

  打造全省唯一光伏产业集聚发展园区

  目前,秀洲区已规划建设一个近15平方公里的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分为研发基地、创业基地、屋顶光伏太阳能高技术服务基地、屋顶光伏太阳能装备制造基地、屋顶光伏太阳能应用服务基地五大功能区块。所有的建筑物屋顶都将装满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以便将太阳光辐射最大程度上转换为电能。

  据了解,嘉兴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高新区,是浙江省唯一打造的光伏产业集聚发展园区。园区重点在嘉兴市开展浙江省太阳能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即产业基地建设试点、产业技术创新试点、应用商业模式创新试点、适应分布式能源接入的区域智能电网(局域网)创新试点、政策体系创新试点。

  发展光伏产业

  秀洲具备独特优势

  作为具体承担嘉兴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工作的秀洲区已成立专门的园区管委会,着手从规划编制、基础建设、招商选资等方面启动建设工作。

  “秀洲区发展光伏产业具备区位交通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发展思路优势、政策集成优势、产业平台优势这五大优势。”秀洲区委副书记、区长盛付祥介绍说,秀洲区一直把新能源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主导产业,园区将以全新的思路来进行开发建设,坚持“以示范应用促发展,以技术创新促发展,以开放互补促发展”,重点发展光伏产业中后端环节。

  去年,秀洲区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目前,全区已集聚了福莱特、中节能、上澎太阳能、生辉照明、蓝特光学等一批有竞争力、有特色的光伏相关企业。其中福莱特太阳能超白压延玻璃的生产能力国内名列第一;上澎太阳能的“智能硅”薄膜电池可“完美”解决经济型、规模性以及环境方面的光伏电池生产瓶颈;蓝特光学更是直接进入第三代光伏技术-聚光光伏发电领域,成为业界领头羊之一。

  优惠扶持政策出台

  引领光伏产业走向“朝阳”

  10月26日,我国发布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建设及光伏发电并网的有关意见,这意味着在配套政策与电网环境不断改善的情况下,国内光伏产业未来2至3年有望步入爆发增长期。同时,随着多部门已经出台或正在出台研究制定的一系列扶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也将不断优化。

  “开发新能源必定是发展方向,我们对嘉兴光伏产业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嘉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盛全生介绍说,相关政策也将相继出台,为嘉兴光伏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全力支持光伏全产业链的形成。“我们将以嘉兴开展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为契机,探索形成符合国内实际的、可推广的政策模式、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以此推进嘉兴乃至全省、全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盛全生表示。

   据了解,嘉兴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其中包括设立10亿元产业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光伏发电推广应用、重大创新载体建设等,并将支持应用示范推广,对于全部自筹资金建设的太阳能屋顶和建筑一体化并网项目所发电量,电网企业将按照省确定的协议电价予以全额收购,在一定时期内,对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给予适当补贴,保证高新园区在省内形成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优势。

  此外,浙江省政府还将对相应园区电力资源上网电价进行补贴,形成价格洼地优势;对进驻企业进行税收返还政策,为企业减负;同时积极鼓励重点企业研究院以及人才进驻园区,并给以大力度的补贴和支持。

  根据产业发展目标,嘉兴市将争取实现光伏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超1000亿元,形成2至3家具有规模、技术和品牌优势的光伏领军企业,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有条件的建筑物屋顶实现光伏发电系统全覆盖,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每兆瓦建设成本在现有基础上降低20%以上,确保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标签:光伏 责任编辑:俞佳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