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国庆“巧遇”中秋,假期从9月30日持续到10月7日,堪称“史上最长黄金周”。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关于居民出游意愿的调查显示:“十一”黄金周期间有出游意愿的市民高达87.9%,远高于去年同期的58.3%,黄金周旅游市场预计旅游人次约为3.62亿,同比增长20%。(9月2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与往年相比,今年这个中秋加国庆的“史上最长黄金周”,无疑显得“含金量”十足。不仅凭借连续长达8天的假期,显著增加了黄金周在休假时间上的“含金量”,而且也通过一些新出台具有“真金白银”实惠的价格收费政策,大大增添了此次黄金周在旅游消费上的“含金量”。比如,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的“节假日收费公路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再如,全国一百多个旅游景点门票价格下调政策。
这种“含金量”背景下,在黄金周期间,人们的“出游意愿”空前高涨、旅游市场行情火爆,显然顺理成章、在所难免。
不过,面对这样一个热情高涨、行情火爆的局面,要想让此次“史上最长黄金周”真正过得圆满妥帖、称心如意,成为一个既“尽兴”又“舒心”、既“痛快”又“祥和”的黄金周,除了“时间”、“收费”等外在的含金量之外,我们显然还须期待和呼唤其他许多更为内在、也更不可或缺的“含金量”。
比如,“安全”的含金量。既往的许多经验教训都表明,越是在“黄金周”这样的特殊时期,各种安全风险越是会显著增加,像交通安全、旅游安全、食品安全。一方面,“黄金周”期间,人们的各种出行和消费活动会集中大幅增加,势必会同步增加和放大各种潜在安全风险隐患。
另一方面,以休闲为主的“黄金周”,人们的安全防范警惕意识也会有所下降放松,同样也会导致各种安全风险的增加。特别是今年黄金周实行“收费公路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政策的背景下,由此因交通车流急剧增加所伴随的交通安全风险,更是显而易见。
再如,“健康”的含金量。“黄金周”期间,无论选择外出旅游,还是居家休闲,人们无疑都将面临正常生活工作节奏秩序的重新调整安排,如作息节奏、饮食节奏。这样一来,如果节奏调整不到位,发生诸如“水土不服”、“暴饮暴食”、“过度劳累”等情况,势必会滋生各种不可小视的健康风险。而在“史上最长黄金周”的背景下,这种健康风险恐怕又会相应更大。
显然,要确保上述两种黄金周“含金量”,除了个人自身因素之外,相应配套的公共服务同样必不可少、甚至更为重要。如交通、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公共服务,应急医疗救护方面的健康公共服务,等等。
这实际上也就是说,要增进“黄金周”期间民众节日福祉的“含金量”,还必须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含金量”,增加这些公共服务在假日期间的可及性、有效性。因此,对于一些公共服务部门来说,如交通、旅游、医疗等部门,恐怕不仅不能放松休闲,反倒需要比平时更加紧张小心、加倍投入,以便努力让“史上最长黄金周”成为“史上最长的黄金服务周”。张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