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从3万台到1560万台——来自加西贝拉启示录之“乘法”
2012年9月23日 06:55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徐玲英 杨 洁

  制图张利昌

  在今年这个经济严冬,在冰箱行业连年衰退、压缩机行业整体下滑的低迷行情中,加西贝拉依然交出了属于“中国智造”的一份漂亮成绩单:

  今年6月,加西贝拉月销售量达到210万台,创下单月销量历史新高;

  8月,销售198.5万台,走出“淡季不淡”的大热行情;

  1至8月销售1360万台,同比增长15.7%,其中出口同比增长近四成,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

  这已是加西贝拉连续11年高速增长,也是它又一次实现“反周期增长”。如此稳定的市场表现,原因何在?“这是创新研发带来的‘乘数效应’,如果每台压缩机降低1元成本,放大到1560万台的年销量上,就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总经理朱金松看来,每增加1元研发投入,最后反映在市场销售上都是成倍放大的乘数效应。

  所谓乘数效应,指的是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引起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

  就加西贝拉自身而言,引发乘数效应的变量是创新研发,它引领压缩机从“制造”向“智造”转变。而在更大经济范围内,加西贝拉成就了另一种乘数效应:围绕着加西贝拉这艘“航母”,省内外共有150多家企业为其配套,仅在嘉兴就创造出了近20亿元年产值、1万多个就业岗位,并逐步形成了一条完善的压缩机产业链。

  11年几何倍增的秘密

  在加西贝拉市场营销总监汪俊看来,公司2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在三次危机中的不同表现,印证了一条“制造”向“智造”的转型发展之路。

  第一次是在2000年前后,国内压缩机行业阶段性产能过剩,陷入惨烈的恶性竞争,最后“杭丽”、“玉环”这样的龙头企业均相继破产倒闭。当时技术上还没有真正确立优势的加西贝拉,也只能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

  要想获得市场地位,必须自主创新!抓住高效化、小型化、无氟化等市场热点,加西贝拉加大投入创新升级。2001年,其产品率先实现高效化,ZBT系列压缩机成为国内高效产品年度销量冠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来临时,加西贝拉坚持多年的技术创新已取得丰硕成果,在行业内技术优势明显:产品无氟化比国家向国际社会承诺的提前了3年;自主成功研发的变频压缩机填补了国内空白;2个产品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并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智造”带来的效应是,在2008、2009两年,加西贝拉连年实现23%的销量增长,在欧洲、韩国高端市场的累计增幅达到40%以上,其“豪华”客户名单包括德国西门子、意大利意黛喜公司、瑞典伊莱克斯、韩国三星等国际顶级品牌,还有海尔、美菱、美的等国内名牌。

  到本次危机来临时,加西贝拉在技术上已成为行业标杆、标准制订者,与国内外优质客户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又进一步提升了其御寒能力。“我明显感觉到市场话语权比以往更多。”汪俊说。在今年市场低迷中,加西贝拉却迎来利好消息:随着国家冰箱节能补贴政策实施,市场对高效节能压缩机需求大幅增长,加西贝拉以其在该领域的技术优势,成为最大受益者。今年全年,加西贝拉预计销售量可达1780万台,实现14%逆市增长。

  长期冲锋在市场一线,见证从3万台到1560万台的几何倍增,汪俊深切感受到:“市场竞争,最终拼的还是技术创新,生产线上的每一点改进都会成倍反映到市场表现上。”

  与150多家配套企业共赢

  与加西贝拉一起演绎着发展“乘数效应”的,还有与其产业链配套的众多企业。

  十几年前刚开始跟加西贝拉配套时,浙江格兰德机械有限公司年产值还不到2000万元,主要生产冲压件。伴随着加西贝拉迅速做大做强,格兰德的产品也相应不断升级。2005年,格兰德正式从温州搬到嘉兴,买地建厂,入驻加西贝拉工业园。2008年,格兰德斥资引进三条德国生产线。去年,格兰德总产值已达3亿元,其中仅为加西贝拉配套生产的电机销售额就达2亿元。今年前8个月,该公司产量增长超过10%。

  “与加西贝拉配套,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格兰德总经理许新江告诉记者,加西贝拉对供应商有一整套完善的管理体系,通过上门指导、审核、培训等各种方式引领配套企业在技术、管理上共同创新升级。

  如今,格兰德已发展为全国最大的压缩机配套厂家,发展出很多国内外其他知名品牌客户。该企业在工业园内扩建的100多亩新厂正在加紧建设中。

  “跟我们配套的企业一共有150多家。”加西贝拉党委副书记徐耀法告诉记者,其中,在嘉兴的企业有75家,共创造1万多个就业岗位。几次经济危机中,加西贝拉充分发挥“链主”地位,带领配套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抱团度过“加西贝拉式暖冬”。

标签:经济 责任编辑:朱琴燕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