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清晨,又一辆拉鱼车开出了位于王江泾镇的北部湾湿地农业园,而在园区内,农民们则各司其职,有的在整理藕塘,有的在准备饵料喂鱼。告别传统的水稻种植,在稻田里种起莲藕、南湖菱,养起泥鳅和河鱼,如今,这样的农业生产已经成为秀洲区北部农民习以为常的新生活。
由于地势低洼,秀洲区北部农田常年积水,给农作物生产带来困难。如何把“水患”变成“水利”,解决北部农业生产难题?秀洲区因地制宜提出开发北部湿地农业的思路。通过发展水产养殖、开发水生蔬菜种植、探索种养结合模式,几年来,秀洲湿地农业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成为秀洲又一张“新名片”。
湿地农业效益明显
在日前举办的“中国江南网船会”开幕式上,秀洲区王江泾镇有关负责人从农业部原副部长、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名誉会长张延禧手中接过了“中国青鱼之乡”的牌匾。这一荣誉的取得,不仅反映了王江泾镇现代渔业发展的成绩,同时,也为北部湿地农业的开发注入了新动力。
作为湿地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秀洲区紧紧依托北部渔业资源优势,助推渔业生产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全区通过推进鱼塘改造、生态养殖、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发展等措施,全面提升渔业生产能力,拓展渔业功能,延长渔业产业链。三年共投入资金6658.5万元,完成标准鱼塘改造4.01万亩,推广青鱼、鱼(虾)鳖混养、轮养等水产生态健康养殖面积3.33万亩。2011年,全区渔业总产量2.52万吨,渔业总产出7.47亿元。
此外,秀洲区还通过水生蔬菜种植破解湿地种植难题,通过种养结合实现生态循环利用。到2011年底,全区莲藕、南湖菱、茭白、慈姑等水生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1820亩,其中莲藕11193亩、南湖菱7291亩、水生蔬菜年产量达3.2万吨,产值近1亿元。“莲藕+泥鳅”、“莲藕+黑鱼”、“莲藕+锦鲤”、“南湖菱+黑鱼”、“南湖菱+甲鱼”、“水稻+龙虾”等种养结合方式,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达到了修复生态的目的。
湿地农业开发更上一层楼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每到盛夏季节,走进王江泾镇洪典村,只见村道边密密匝匝的荷叶相互簇拥,成群结队的鱼儿在水中嬉戏,仿佛一下子进入了一个绿色的海洋。而驱车沿着07省道向莲泗荡风景区前行,沿路几百个品种的荷花亭亭玉立,形成了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线。
随着湿地农业的发展,近年来,秀洲区北部湿地旅游资源也日渐丰富起来,而变生态资源为经济效益,大力发展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已经列为秀洲区北部湿地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此外,秀洲区还将从着力完善农业产业链、总结推广种养结合模式、培育北部湿地农业文化等方面,加大项目带动力度,加快湿地农业的开发进程。
“今后,秀洲区湿地农业的发展重点是开发水生蔬菜和水产品加工、拓展销售市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秀洲区农经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争取到2015年,北部5万亩湿地规划区内农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年增农民收入2亿元。届时,秀洲区北部将成为融“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功能为一体的生态都市型湿地农业综合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