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关注
迎挑战凝聚"中国力量" 惠民生感受"中国温暖" 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3月6日 09:0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就业压力不小 办法不少

  解读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 荣

  关键词:就业优先

  GDP增速放缓,就业目标并没有调低

  “2011年,我国实现新增就业人口1221万,这是自从有新增就业统计以来,实现就业人口最多的一年。这说明我们在过去的一年里实施的积极的就业政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认为,扩大就业对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改善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在今年GDP增速目标放缓的情况下,就业目标并没有下调。这一方面鼓舞人们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充分证明党和政府把就业当作关系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大事在抓。”莫荣说。

  “报告提出,各级政府务必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优先战略的提出对于促进就业,惠及民生意义非常重要。这不仅是我们拉动内需,转变发展方式的客观需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和加快经济转型的发展要求是一致的。”莫荣说。

  关键词:就业压力

  GDP目标下调0.5%,部分劳动者就业会受影响

  莫荣分析说,完成2012年的就业目标,可能要面临三方面的不利因素:

  一是经济形势不确定对就业的影响。据统计,国内生产总值每变化1%,可能会影响100多万人的就业。今年GDP增幅目标比去年下调0.5%,如果不受其他因素干扰,必然会有部分劳动者就业受到影响。

  二是外贸出口预期减小。今年我们的外贸出口预期和去年相比减少了10%。外贸出口每下降1%,会影响20万人的就业。而且与外贸出口直接相关的企业比较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能对农村劳动力就业产生一定的压力。

  三是小微企业发展可能放缓。受经济形势和出口预期的双重影响,小微企业的发展可能受到影响,这会给企业吸纳就业带来压力。

  关键词:政策扶持

  政策优惠打“组合拳”,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压力很大,办法也不少。”莫荣说,要克服这些压力,完成今年的就业目标,一方面要继续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方向,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带动就业人口的增长。要重点扶持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型科技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予其税收、信贷方面的政策优惠,使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产业政策也要向劳动密集型企业倾斜。

  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困难群众的就业工作。今年人社部计划在去年新增困难群众就业100万的基础上,再增加20万困难群众就业,共解决120万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这势必对推动就业、改善民生起到积极作用。

  “在增加就业的同时,报告还提出,要建立全国统一规范的人力市场,加大力度维护劳动者权益。这需要我们不断完善现有的劳动法相关政策,完善加强劳动监察制度,推进实名制就业,完善现有的社保体系,让劳动者得到更多保障。”莫荣说。

  (本报记者丁 汀)

  医改统筹 推进攻坚克难

  解读人: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 进

  关键词:全民医保

  95%城乡居民有医保,基层医疗网基本建成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13亿城乡居民参保,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进说:“目前医保已经覆盖了95%的城乡居民。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成就,我国从此迈入全民医保国家行列。”

  “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方面,政府设计了合理的服务项目,并投入了可观的财政资金,为全民购买服务,这是实施全民医疗保障的重要一步。”马进说。

  基层县、乡、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得到健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同时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切入口,建立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机制。

  “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体系实现高效有序地运行,还必须建立全科医生制度。”马进说,现在基层条件好了,但老百姓还千里迢迢地涌向大城市的医院,就是因为缺少全科医生这个健康“守门人”。马进认为,应大力培养全科医生,让他们成为居民的家庭医生,这对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病保障

  百姓最担心的大病救助逐步得到保障

  政府工作报告对医保建设、大病救助做出了明确安排。马进认为,这充分表明国家要为百姓分担大病风险的决心。政府已开始主导、调动社会各方力量,逐步保障百姓最担心的大病。

  随着全民医保体系的建立完善,医保基金的“蓄水池”也在慢慢充盈,具备了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今年,在几个病种实施救助成效明显的基础上,医保保障病种扩展至8类,肺癌等12类病种被列入救助试点范围。此举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关键词:“四个分开”

  今年试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报告指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实行医药分开、管办分开,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主体,看病难、看病贵主要反映在公立医院。在过去3年中,17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进行了“四个分开”的探索,包括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和非营利分开。

  “大家感觉公立医院变化不大,但实际上,很多试点城市在医药分开等方面有很大起色,如取消药品加成等。除了切断医药灰色利益链,他们在便民服务方面也有很多探索,比如推行预约挂号,实施优质护理工程等等。”马进说。

  今年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将先行推开。马进认为,县级医院改革的核心是破除以药补医机制:转换运行机制,改革医院的人事、分配、补偿制度;加强医疗服务监管,让专家、老百姓、有关人员参与到医院的监管中来;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激励医生努力提升业务能力,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本报记者李红梅)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标签:国内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