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嘉兴“十二五”开放型经济发力点 更高水平引进来,更大步伐走出去
2011年12月31日 08:21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朱丹 通讯员 周栋林

  嘉兴开放型经济搭乘WTO的极速快车,风风火火驶过了十年光阴,深刻地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商业和社会。下一站,这趟列车将奔向何处?面临的“路况”有何改变?“车速”、“目的地”如何确定?

  昨天,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嘉兴市开放型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政策的发力点确定为:更好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商贸新城建设。在此过程中,“走出去”将和资本、智力“引进来”一起,成为嘉兴连通全球的新纽带。

  市商务局局长张建生表示,“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加快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开放促转型、不断提高全市经济国际化水平的重要阶段。与过去十年相比,开放型经济的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开放的内容、开放的思维、开放的广度也必须作出适时的调整和完善。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格局调整的大背景下,只有顺势而变,才能赢得下一个“黄金十年”。

  《规划》明确了我市“十二五”时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要积极开拓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空间,加快构筑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新优势和“五外联动”的新格局,提高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十二五”时期开放型经济发展总体目标是: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1500亿美元,年均增长10%;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0亿美元;累计新批企业境外投资额7亿美元;累计服务外包营业额6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

  据介绍,“十二五”时期,我市将面临更为复杂的经济环境。一方面,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的复苏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全球经济格局也将面临重大调整,这既给我市经济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带来机遇,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种种挑战:外需市场的拓展将更加困难,出口产品、外贸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另一方面,国家将不断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创新驱动将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这给我市开放型经济提升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因此,“转型提升”将是我市“十二五”开放型经济的主线。具体而言,要做“强”对外贸易,做“优”利用外资,做“大”外经合作,做“专”服务外包,做“特”产业平台。

  相关人士表示,嘉兴要实现“十二五”发展宏伟蓝图,要做到“六个着力”:即着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着力优化结构和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着力加快走出去步伐,提高对外投资合作水平;着力推动服务外包跨越发展,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着力创新外智利用方式,提升招才聚智水平;着力提升开发区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开发区先导示范作用。

  过去,开放型经济更多的是拼资金、拼土地、拼资源,随着要素制约日益严重,未来,推动持续高增长的红利要素逐步衰减,开放型经济拼什么?嘉兴学院经济学院专家认为,面对机遇和挑战,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同时,稳妥推进金融、医疗、教育、旅游、养老等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在竞争中激发活力,在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实现“商务为民”的新使命。

  2006年,桐乡民企华友钴业有限公司在非洲率先开展矿业资源开发,此后又先后以新设、参股、并购等方式构建起一个由6家境外企业组成的组织框架,形成了几十亿美元规模的境外资产,经营范围涉及钴镍铜矿的勘探、冶炼、运输、资本运作开发以及新材料深加工。下一步,华友钴业还将在援非农业开发方面进一步布局。这成为嘉兴企业“走出去”历程中具有标志性的一个案例。张建生说:“上世纪90年代初和本世纪的前10年,我们更多的是以外资为纽带,带动了市场、技术、人才的输入。今后,‘走出去’将更多扮演这一角色。通过‘走出去’,扩大出口、加快‘引进来’、承接技术转移。”

  欧美的设计,日本的零部件,中国的加工……这是过去几十年形成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体系。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一股服务业转移的浪潮正扑面而来,嘉兴顺应形势,在3年前启动并实施了服务外包的发展计划。最新的统计显示,服务业利用外资占比今年预计将达到30%以上,创历史新高。

  在此次《规划》中,服务贸易被重点提及。“十二五”期间,我市将把发展服务贸易作为参与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抓手,将服务外包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推动。进一步加快服务外包产业特别是金融外包产业的发展,并以此提高全市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促进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均衡发展。在此过程中,推动制造业的服务化以及现有贸易型企业的加快发展,也是重要手段之一。

标签:嘉兴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