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抽查30袋大米,每一袋都有负偏差 禾城袋装大米"缺斤短两"普遍存在
2011年9月20日 08:14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丁辉 通讯员 江洋洋

  市场上定量包装的大米、面粉等商品,人们购买时,往往对其标注的净含量深信不疑,这些商品的重量真的“名副其实”吗?昨天上午,记者随市质监部门来到市区几家购物超市进行了定量包装专项检查。检查中发现,我市袋装大米“缺斤短两”现象很普遍。

  在市区城东路上的某超市,质监工作人员随机抽取了十袋“宜客食堂用优质大米”,这十袋外包装标注净含量25千克的袋装大米,在质监工作人员自带的计量秤上显示均达不到该标准,最少的一袋净含量为24.743千克。此后,质监工作人员还对该超市的冷冻大虾、小黄鱼等食品进行称重,没有发现与包装净含量不符的情况。

  “我们随机抽查了同一个批次的十袋大米,称下来的净含量均比外包装上注明的25公斤净含量稍微少一点,存在着负偏差现象。”市质监局计量所工程师徐鸣翔介绍说,按照国家定量包装的规定,大米包装重量和实际是允许有一定范围误差的,所以执法人员还将把这一批抽样数据拿回去,按照公式计算出准确结果,如果结果超过允许的误差范围,质监部门将依法对经营主体进行处罚。

  随后,质监工作人员又来到江南摩尔的某超市,对该超市的两个批次的“熊兴软香米”和“金元御贡长粒香”袋装大米进行了抽样称重。结果发现,虽然实际重量与标注的净含量差别不大,但质监工作人员抽取的20袋大米中,也均存在负偏差现象。“我市袋装大米‘缺斤短两’的现象很普遍,超市的情况稍微好些,负偏差值较小。”徐鸣翔说。

  记者了解到,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实际含量,应当准确反映其标注净含量,标注净含量与实际含量之差不得大于允许误差值。净含量25千克的袋装大米,允许误差值为0.25千克,若抽查结果的误差值大于这一数值,就属于违法现象。

  据介绍,这次针对商品定量包装的专项执法检查,将持续到本月底,一旦发现负偏差值大于规定值的情况,质监部门将依法进行处罚。同时,质监部门还提醒广大市民,正规厂家生产的袋装米,重量大都以5的倍数包装,如10公斤、15公斤等;米袋上也会印有大米名称、生产厂名、生产日期、净重量等。而经销商私自印刷的包装袋质量粗糙,标注项目会不全。市民在购买袋装大米时要留个心眼,把包装米放到公平秤上再称一下,做到“斤斤计较”。一旦发现商家违法现象,可以拨打12365进行举报。

标签:嘉兴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