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角度看,天宫一号与神舟飞船的轨道舱相似。环球时报发【资料图】
4、10年后成“国际空间站”?
2020年国际空间站将结束其使命,而中国的空间站正好进入轨道。许多人设想,中国的空间实验室是否可望担负新的国际空间站的职能。
北京时间今年7月21日,美国最后一艘航天飞机“阿特兰蒂斯”号结束最后一次任务,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航天飞机“谢幕之旅”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阿特兰蒂斯”的谢幕,意味着美国30年航天飞机时代宣告终结。
阿特兰蒂斯才告别苍穹,7月27日,俄罗斯太空官员就宣布,他们打算在2020年国际空间站的使用期限结束后,把它沉入大海。国际空间站是目前太空中唯一的空间站。
即使国际空间站被广泛认为科研潜力远未得到完全发挥,出于各自战略考虑,各参与国之间想法并不一致。美国出于对探月工程和探测火星的更高热情,早在2009年就已经不再向国际空间站注入资金。
今年美国航天飞机谢幕之后,国际空间站将面临运载能力的挑战。目前,欧洲的ATV和日本的HTV都只是货运飞船,而且没有重返地球的运输能力,“联盟”号飞船又无法将大型货物运回地球。此次俄国火箭发射的失利更降低了公众对俄国运载能力的信心。
在空间站项目未来发展广受争议的时候,中国的空间试验站的探索格外引人注目。
前美国国家航天和宇航航行局(NASA)官员、乔治华盛顿大学教员斯科特(Scott Pace)将“天宫一号”比作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所发射的“和平号”空间站。
当国际空间站结束其使命时,中国的空间站正好进入轨道。许多人设想,中国的空间实验室是否可望担负新的国际空间站的职能。
对此,曾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指挥的张建启表示,“中国空间站将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工程,让外国的科学家和宇航员上去和中国合作进行科学实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也有另外的声音对此提出质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分析认为,中国实施空间站工程“完全是量力而行”:我国计划的空间站只有60吨,3个舱,而国际空间站是近400吨,13个舱,“和平”号也有123吨。
他表示,追求国际空间站那样规模的长期存在,并非中国国力可以轻松承担,更别说未来的月球开发和太空移民之类耗资天文数字的工程。
而英国《航天飞行》杂志撰稿人陈蓝则认为,“天宫”不大可能成为唯一的空间站。“美国民营的近地轨道基础设施进展很快。2020年国际空间站退役,中国大空间站上去的时候,可能至少会有一个商业空间站已经在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