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紧跟上海步伐 踏出穗轮节拍 学技术 转理念  积跬步 至千里
2011年9月3日 09:19 来源:嘉兴日报
   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 晴 气温 31℃

  地点:平湖市独山港镇穗轮村

  

  展开嘉兴地图,穗轮村地处平湖市独山港镇东北隅,与上海市接壤。历史上的穗轮村是一个无人问津的穷乡僻壤,1978年之前一直被人戏称为原全塘镇的“东伯利亚”。虽然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但小农经济思想束缚了村民的手脚,穗轮村只拾“穗”而舍“轮”,使得工农业并举发展的思路滞后了20余年。1978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穗轮村抓住机遇,从土地接壤到经济互通,一步步接轨上海,一举成为平湖“首富村”。

  如今,经济实力日益壮大的穗轮村如何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在区域经济加速融合的新形势下,穗轮村又将如何书写自己的未来?

  

  学技术 转理念

  接轨上海的“三级跳”

  “上海总是比我们跑得快一步,我们这边还在用牛耕地时,上海那边已经用上拖拉机了。”穗轮村原党委书记陆余法对此感慨良多。

  1978年,穗轮村的“泥腿子”们陆续从田间地头走入工厂、企业,他们从小小的铰链加工做起,掘得了穗轮人的“第一桶金”。“1981年的时候,我们成立了穗轮村第一家铰链厂,也就是平湖铰链厂。当时厂的规模很小,就几十个人,办厂的钱都是生产队凑的,还跟国家借了点钱,不过总算是办起来了。直到1983年,我们解决了铰链生产的原材料问题,还跟上海铰链一厂、二厂联营,借用他们已经打响的‘三角’铰链品牌,销售我们的产品。”说起最初的这段创业史,陆余法深有感触。

  从1980年起,穗轮村村民“借脑生财”,聘请上海铰链厂工程师做技术顾问,指导穗轮村铰链的加工制作。“当时,我们每个星期五晚上都用船或者拖拉机把上海铰链厂里的老师傅接过来,教我们画图纸、做模具。”陆余法说,这是穗轮村接轨上海的第一次跨越。

  凭借紧邻上海的地理优势,依托上海强大的产业链,加上本地充足的劳动力,穗轮村工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1989年,村里在原平湖穗轮铰链厂的基础上,成立了包括铰链、配件、化工、制药等产业在内的穗轮实业集团,职工增至300多人,总产值达到3000余万元。上世纪90年代,穗轮村又与上海交大昂立生物有限公司联营创办穗轮药业有限公司,借助高科技的翅膀,实现了村级经济的再次腾飞。从此,穗轮村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成了嘉兴市第一个创利超百万元的村。

  “1994年的时候,上海那边的铰链厂因为职工社会保障负担太重,做不下去了,他们接到的生意都送到我们这里来做。之后,上海那边的厂倒闭了。于是,我们索性就把他们那个‘三角’铰链品牌买了过来,继续生产,后来就越做越大了。”说到这里,陆余法的脸上满是骄傲的笑容。借鉴上海铰链厂品牌经营的理念,穗轮村先后创立了“飞轮牌”等一系列铰链品牌,打出了自己的名声,奠定了在铰链行业“龙头老大”的地位。这是穗轮村接轨上海的又一次跨越。

  穗轮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俞锋说,穗轮村通过实施“借船出海”战略,利用上海的海外市场资源及其出口渠道,将自己生产的“三角牌”、“飞轮牌”等120多种铰链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海外。经过多年的发展,穗轮村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铰链生产基地。“上海为穗轮村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机遇。即便是我们的铰链产业相对已经成熟的今天,邻近上海的区位优势仍然为我们村的发展提供着持续的驱动力。因为铰链是钢铁制品,吨位大、运输难,如果没有上海港,我们村铰链产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从地域接壤到学习技术,从借用品牌到理念接轨,穗轮村实现了接轨上海的第三次跨越。

  

  积跬步 至千里

  社会保障逐步升级

  穗轮村紧靠上海,两地自古以来就有着频繁的交往,村民通婚便是一个明显的表现。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村民间的嫁娶却是单向的。“我们穗轮的姑娘千方百计想要嫁到上海去,而上海那边的姑娘却不愿意嫁到我们这边来。”陆余法说,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方面穗轮村的经济比不过上海,另一方面穗轮村的社会保障没有上海好。

  上世纪80年代初,村里的企业开办后,穗轮村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办得越来越好了,村里赚钱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了,上海那边的姑娘也有愿意嫁过来的了。在社会保障方面,我们也不断地向上海靠近。从1986年开始,村里为65岁以上老人发放了养老金,他们由此成为平湖市第一批享受城镇居民待遇的农民。这种做法在嘉兴地区也是最早的。”陆余法说。

  据介绍,如今的穗轮人共有四种社会保障:一是国家的养老保险;二是以前村办企业为企业职工买的保险,俗称“老农保”;三是村里为没有购买养老保险的、65周岁以上老人发放的养老补助金,每人每月90元;四是村民土地流转补助金,每亩每年补助稻谷300公斤。

  

  采访手记

  循着历史的足迹,我们找到了穗轮村发展的根源: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透过村民们怡然自得的表情,我们发现了村民们幸福的源泉:完善的社会保障。从注重经济的快速发展到健全村民的社会保障;从依赖政府补贴、“养儿防老”到自主发展村级经济、“自我养老”:这是一种思想的更新和理念的转变。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穗轮村的企业同样面临着转型升级,如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村民对生活有了更多的需求,如何让村民的幸福感持续上升?紧跟上海的步伐,穗轮村在区位的衔接、经济的合作中,又将如何持续更新发展理念?在未来的发展中,穗轮村仍有一系列新课题需要破解。

标签: 嘉兴 责任编辑:张兆利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