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端午习俗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的独特性和唯一性?禾城传统文化的魅力蕴藏在何处?近日,随着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杨秀的足迹,富有浓郁特色的嘉兴端午习俗一一呈现眼前。而这也是为编纂《中国端午节》丛书“嘉兴卷”而进行的一次特别的田野调查工作。
挂香囊、插艾叶、踏白船、戴虎头帽、穿五毒衣、喝雄黄酒、龙舟竞渡、吃蜘蛛煨蛋……作为我国端午传统节日的重要活动区,嘉兴端午同时彰显着江南水乡传统韵味和太湖流域民间习俗印记。每逢端午节,嘉兴百姓有“五月五日,时迎伍君”的说法,每年也都要举行祭祀伍子胥等活动。一些根植于民间、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端午习俗活动,引来了众多的参与者和观摩者。
从2001年的南湖船文化节、江南文化节,到2009年、2010年的中国·端午民俗文化节,走过十年岁月洗礼,端午文化日渐成为我市城市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在继嘉兴端午成功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全国首个“中国端午文化研究基地”落户嘉兴。端午民俗成为流淌在这座城市血脉中的重要“基因”。
今年端午节,海内外宾朋再次聚集嘉兴,在一系列节庆活动中,感受着嘉兴端午习俗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众多的专家学者就端午习俗进行了精彩的研究和讨论。在此期间,中国民俗学会和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就编纂出版《中国端午节》丛书等相关事宜签订合作意向。
据介绍,《中国端午节》丛书拟分六卷编纂,分别是《中国端午节·史料卷》、《中国端午节·研究卷》、《中国端午节·民间文学卷》、《中国端午节·俗文学卷》、《中国端午节·图像卷》和《中国端午节·嘉兴卷》。该丛书拟于2012年底正式出版,将由国内优秀民俗专家学者编撰,通过科学细致的甄别和分类,对中国端午节作全面的总结、深入的挖掘和崭新的探索。
8月中上旬,在为期四天的时间里,由中国民俗学会专家学者组成的田野调查组深入基层,走进海盐县于城镇,桐乡市河山镇、乌镇镇南宫社区,平湖市林埭镇,嘉善县西塘镇,秀洲区王店镇建林村,南湖区大桥镇胥山村等地,以走访观摩、座谈交流、现场体验的方式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细致的挖掘。
“虽然丛书‘嘉兴卷’还没敲定最终的编撰方式,但先期的田野调查工作将更加全面、深入地挖掘到散落在民间的端午习俗线索。”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中国民俗学会还将继续组织专家学者在整理现有资料和线索的基础上,再度走进嘉兴,深入田间地头,对嘉兴市域的“嘉兴端午习俗”进行系统的田野调查和资料整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