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产业链上建支部 企业发展有“红领” 桐乡释放“非公党建”新力量
2011年8月17日 08:19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应丽斋 陈健 通讯员 范忠伟 蒋建根

  “我们刚刚新建的年产20万吨功能性纤维项目,从设备进厂、安装调试到投入试生产,仅仅用了8天,创造了行业新纪录。”这些天,新凤鸣集团董事长庄奎龙格外高兴,公司不仅有新项目提前试运行,今年前7个月的销售收入更是创历史之最,达到了67.3亿元,全年销售额将超百亿元。他说:“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公司党员骨干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冲在一线,干在一线。”

  “目前,以新凤鸣集团、铭龙控股等一批龙头企业为引领示范,桐乡市正强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覆盖面。”昨天,桐乡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开展“集中推进月”专项行动以来,桐乡市已新建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达823家。到本月底,桐乡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覆盖率将达到30%。

  以党建促发展

  催生百亿级企业

  “抓党建,就是抓关键。”谈及企业迅速发展的秘诀,庄奎龙告诉记者,自2007年建立集团党组织以来,每开一家分公司,每投资一个新项目,每建设一条新的生产线,企业就会率先成立党支部,把党员培养成骨干,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如今,企业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实践已进入收获期,企业营业额、利润率、发展速度等方面指标都创公司历史最高水平。

  如新凤鸣集团一样,桐乡市许多非公企业积极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充分发挥党员骨干在项目建设、自主创新、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据统计,桐乡市非公有制企业共有入党积极分子821名,共有236名技术和管理骨干入党,已有228名党员进入企业管理层和决策层,建立了以“党员践诺之星”为主体的党员技术攻关小组177个,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49个、创造利润1.6亿元。

  桐乡市巨匠集团坚持实施“党员人才工程”,把一线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优秀人才,以公推直选的方式配强公司党委领导班子,让党建工作走出企业大门,走向施工一线,已在江苏、安徽等区域公司设立了党支部。

  在实践过程中,桐乡市非公企业党组织还创造性地提出“双培推优法、双带示范法、双联结对法、双听沟通法、双创共建法”等“五双工作法”,初步构建了非公企业党员尽职履职、发挥作用、促进发展的平台载体和体制机制,使党建工作成为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动力源”、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活力源”、维护企业稳定发展的“安全源”。

  网格化组建,扎根市场抓党建

  随着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在企业文化提升、品牌形象塑造、人心凝聚、稳定员工等方面释放的效益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党组织建设。然而,如何让所属行业不同、发展层次多样、人员结构多元的非公企业稳步有序地开展党建工作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用网格化的工作理念,以编组共建的方式,拓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覆盖面。”桐乡市委组织部调研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产业园区、专业市场、商务楼宇、行业协会、商会等5类主体,桐乡市采用“1+1+N”的编组方式,把30名职工以上的企业,按照每10至15家企业为一组,由一名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和一个基础较好的龙头企业党组织,联合5家以上已建、待建党组织或工青妇组织的企业,组成一个共建单位。

  桐乡市石门鞋业协会党委将下属166家会员企业编成12个网格,由嘉兴市圣丹丽鞋业有限公司党支部等镇级“双强争先”先进企业作为牵头单位,推进党组织工作覆盖。如今,桐乡市已编织各类企业党建网格522个,许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专业市场同规模企业、行业协会同类企业以市场经营、产业衔接、行业交流为纽带,共同开展党建工作。

  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最缺“红领人才”,这是许多非公企业老板的共同心声。为此,桐乡市通过深化“党务红领”工程,坚持双向选择与组织审定相结合,每年选派驻企党建工作指导员,通过明确职责、上岗培训、互动交流、述职考评、待遇激励等5种途径,确保指导员发挥作用。如今,桐乡市已选派678名市、镇(街道)、村(社区)干部担任指导员、联络员,联系指导4552家企业,帮带“孵化”出企业党组织375个,企业党务工作者1833名。

  “要坚持以党建品质提升企业发展水平,在非公企业全面释放党建之力。”桐乡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桐乡市将努力培育一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群,全面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标签:嘉兴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