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下班的工人骑车走出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工地(5月9日摄)。王四营保障性住房项目是北京地区在建规模最大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建筑规模达64万平方米,有限价房、公租房、廉租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7160套。今年是我国保障房建设大提速的一年。目前年度计划将半,记者在多个省市采访时却发现,社会资金筹措难的“困境”仍较普遍。一边是民众翘首企盼的“民生工程”,一边是“踌躇不前”的社会资本,社会资金的顾虑在哪里?如何打破社会资金进入保障房建设的瓶颈?记者展开了调查。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社会资金缘何“望而却步”?
金融界对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房建设的讨论由来已久。包括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都早已对保障房建设“跃跃欲试”,一些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也都对涉足保障房建设融资表示出“兴趣”。但大多处于探索和观望阶段。
专家认为,企业作为社会资金的主要载体,其参与的积极性如何,也被认为是社会资金进入保障房建设积极性的“风向标”。
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对保障房项目,开发商问得多、看得少,总体上还在观望。”上海一中心城区房管局长告诉记者。
记者联系到北京盛荣房地产公司是家民营企业,曾于去年计划在北京房山拿地“试水”保障房建设,然而最终却决定放弃。企业的部门负责人马先生的“无奈”在房企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保障房利润较低、盈利模式尚不明确、银行贷款困难。
保障房盈利模式尚不成熟。万科表示,它在广州的公租房项目“万汇楼”运营3年仍未找到合理的盈利模式。王珏林认为,当前,各方一方面应当担当起保障房建设的社会责任,一方面还需加快探索保障房盈利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
“保障房项目保持合理的盈利空间,是实现市场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合理的盈利模式,一切介入都是盲目。”远洋地产总裁李明对记者说。
政策预期不明朗同时增加了房企参建保障房的顾虑。有房企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眼下公租房的优惠政策、土地出让条款等都还没有全国性的统一标准,加上保障房项目退出机制还不完善,这使收益率有很大不确定性。
另外一个“症结”,则是对于资金的需求。上海一家房企负责人告诉记者,“前几年保障房开发贷款利率是基准利率或下浮10%,而现在优惠利率已基本取消;预计今年的资金成本要比去年高出15%左右,盈利前景不容乐观”。
在金融机构操作层面,一家地方商业银行行长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保障房建设耗资大、周期长、贷款回收不确定性较大。同样一笔贷款,保障房项目可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