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2011年公务员考试中,600名青年才俊从20015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即将走上公务员岗位。公务员法实施5年多来,“凡进必考”已经成为踏进公务员大门的刚性原则和先决条件,而且招考程序更加公平和透明。招录、选用置于阳光下,队伍管理更加精细化,我市创新实践公务员360度考量法,提升了整个公务员队伍的能力素质和外在形象。
对于今年考公落榜的小刘来说,没考上公务员虽有遗憾但无埋怨。“每个环节都公开、公平、公正。”这是小刘对考公的发自内心的评价。在他看来,面试环节最容易出现不公,然而,面试中他发现,进考场前手机封存、考试过程全程录音录像、上个厕所有人跟随……这些细节逐渐打消了他的疑虑。
小刘所关注的正是我市在招考过程中着力改进和不断完善的重要内容。5年多来,在招考工作中,我市从考录的各个环节明确工作责任,细化程序,提高科学化水平,并重点把好报名、笔试、面试、体检、考察5个关口。特别是在社会普遍关注的面试环节,我市创新实施了公务员考录面试考官资格制度、面试考官考生随机抽签制度、考官异地交流制度、公民旁听制度等,形成了自我监督、相互监督、政治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的全方位监督体系。强化了招考工作的公平、公正,增强了招考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回应了社会的质疑,赢得了各界的好评,一些创新做法还在全省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公务员法实施到今年,我市已经先后开展6次公务员考录工作,共吸引8万名青年报考,录用公务员2000多名。
公务员招考工作不仅完全置于阳光下操作,接受社会的检阅,而且整个程序的设计、考试的内容、招考对象的变化,也在全方位考察着一个未来公务员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实践经验,传递着社会发展和民意诉求对公务员队伍架构的现实需求,如更加注重报考人员的基层工作经历。从面向优秀大学生“村官”、优秀村(居)干部,到今年市级机关招考计划超过50%面向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无不传递着这样的信息。
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民群众的热切关注、公务员法的实施、社会监督体系的逐步健全,都对公务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不断完善公务员招考制度的同时,我市在干部人事制度上具有破冰意义的一系列改革也震动了公务员队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改革使公务员流动和晋升的渠道更加通畅和多元。改革同样也在360度地考量着公务员的素质、能力、业绩和民意反映,传递着选人用人的导向。
为改善和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去年市级机关首次推出25个职位,面向县(市、区)、镇(街道)机关公开选调公务员,最终有20名基层公务员从220名报考中胜出,实现了从基层到市级机关的跨越。为推进部门中层干部的横向交流,激发机关干部的活力,我市在2009年启动市县两级机关中层干部跨部门竞岗交流和互挂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