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专题2011  >  平台建设年  >  他山之石
嘉兴“三次产业融合”引发多方关注
2011年4月2日 15:47 来源:嘉兴日报

  “一座城市的辐射力主要靠现代制造业支撑,吸引力则主要靠现代服务业来支撑。三次产业从‘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是产业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嘉兴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昨天,南湖区三产发展局局长章建军兴奋地表示,近期公布的嘉兴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关于三次产业融合的表述,正是南湖区未来转型的方向。作为该区主抓三产工作的负责人,他对最终的规划细则出台充满期待。

  随着本报与市发改委联合启动的“建言献策‘十二五’”活动深入开展,我市“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在各界干部群众中引发热议。在产业经济范畴,关于“全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议题尤为引人关注。在新的五年,嘉兴的经济底色如何变幻出另一番灿烂图景,相关人士有话要说。

  规划关键词:

  打造现代物流枢纽城市

  “加快推进嘉兴现代物流园、嘉兴综合物流园和嘉兴港物流园区等建设;重点扶持嘉兴港、嘉兴内河集装箱码头等海河联运物流,积极发展嘉兴空港物流;引进培育一批龙头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市民声音:物流业,需要更多关注和倾听

  浙江宇石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总经理马云生

  “随着嘉兴产业能级的提升,对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物流业的需求将越来越旺盛。”马云生说。他领导的“宇石物流”是桐乡最大的物流企业,从创业之初为当地龙头企业服务,到如今将业务拓展到粮食运输,这家年产值超过4亿元企业的成长历程,正是嘉兴物流业壮大的一个缩影。

  对于“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马云生在叫好的同时,认为还要从三个方面加以完善。一是强化对物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要像当年扶持乡镇企业、高科技企业那样,给物流业鼓劲。”二是要明确扶持的重点,扶持要落实到具体的港口、企业,而不是“撒胡椒面”。第三,经常性召开行业会议,倾听基层企业的呼声,使出台政策更有针对性,扶持更有成效。

  规划关键词:

  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

  “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商贸、房地产等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市民声音:主城区,要发挥服务业的带动力

  南湖区三产发展局局长章建军

  “作为全市服务业比重最高的城区,南湖区有着更高的着眼点,也期待更多的政策和体制支持。”章建军介绍,

  在深入研究区域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南湖区为服务业发展定下了如下基调:围绕建设消费购物中心、商务营运中心、游客集散中心和打造江南水乡现代田园城区目标,坚持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两手抓,不断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章建军认为,前几年,嘉兴把重点放在城市新区的建设上,把城市做“大”了。今后,则要花精力把城市做强,做出特色、做出魅力来。在生活性服务业方面,要鼓励商贸流通业、文化娱乐业、住宿餐饮业、休闲旅游业、社区服务业全面发展,“以南湖区为例,还有5000亩的工业闲置用地,为‘退二进三’、发展服务业腾出了空间。”

  发展靠什么?有哪些瓶颈需要突破?章建军说,首先是观念,要摆正服务业发展的位置;其次是机制和体制,建立市、区联动的格局;再次要做好配合政策梳理和服务体系建设,从而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规划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倍增

  “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着力打造若干个千亿级产业,加快形成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的现代工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倍增,大企业数量倍增,实现从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

  市民声音:希望加强引导

  通过示范项目求突破

  浙江生辉照明有限公司

  总经理沈锦祥

  对于生辉照明来说,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上年末,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交通运输部联合组织开展的半导体(LED)照明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公示28家中标企业,生辉照明成为唯一一家18个产品类别全部中标的LED企业。

  “LED产业是嘉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期,更加需要政府在各个层面予以支持。”沈锦祥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是高技术和高附加值,因此在扶持过程中,尤其要注重行业内的资源整合和人才集聚。应该从产业链整体布局出发,完善产业配套,以便形成一个产业集群;人才引进战略上应该有所偏重。另外,希望多给企业机会参与一些示范工程,这些都能在无形中给产业带来良好的刺激和推广作用。

标签:平台建设 责任编辑:谢冬妹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