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我市将迎来清明祭扫的高峰。为了错开高峰,市民纷纷在上周六、周日就开始祭扫。与往年鞭炮声喧天、烟花四起的喧闹场面不同,今年市民的祭扫行为显得“优雅”许多:鞭炮声少了,鲜花、玩具多了。
今年扫墓很安静
上周六,在嘉兴市公墓沈家桥墓区,前来祭扫的市民人手一束鲜花,来到亲人的墓前,逐一送上鲜花,然后静静地怀念亲人生前的点滴。在义庄墓区,前来祭扫的市民中,有人捧着毛绒玩具,据了解,他们的祭奠对象是病逝的儿童,因此特地带上她生前喜爱的毛绒玩具。
“今年来这里扫墓,周围很安静,不像以前那样吵吵闹闹的。”从市区驱车前来义庄扫墓的杨先生一家告诉记者,他们觉得,公墓就应该这么祥和、庄重,鞭炮、烟花还是少放为好。
据嘉兴市公墓主任李建明介绍,上周六、周日两天,前来扫墓的市民多达六七万人次,据此推断,今年清明小长假,祭扫人数很有可能达到十七八万人次。
海葬、网上祭扫
越来越流行
除了文明祭扫,市民对新的殡葬方式也越来越理解和支持。3月19日,我市有18户家庭带着亲人的骨灰,参加了在上海崇明举行的海葬活动。昨天,一位女士为过世的外婆报名参加下一次海葬。据统计,自3月19日今年第一次海葬仪式结束以来,已经有3位市民陆续为已故亲人报名参加海葬,逝者家属大多是遵从逝者遗嘱选择海葬。“爷爷说,死人不应该和活人抢土地。”一市民表示。
去年,嘉兴市公墓推出网上祭奠,短短一年时间内,报名登记的已有3000多人。记者登录www.jxsgm.com嘉兴市公墓网站,随机进入名人冰心的纪念馆,发现已有不少网友献花、追思,还有不少人留言:“永远怀念你的小桔灯……”“那天看了你的一篇文章,感觉文章对人生哲理有深刻的剖析,很喜欢那篇文章……希望你在另一边过得好。”
据李建明介绍,实景纪念馆不同于虚拟馆,是从现实墓地取材制作的真实网上纪念馆。“我们会根据家属的意愿,对实景纪念馆设置‘公开’或者‘隐私’。”为确保严肃性、尊重逝者,公墓管理部门对每个公墓开通网上纪念馆的情况,都有详细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