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秀洲篇】
“田园”:突出秀洲的生态特征。就是要以水网、田网和林网等优质的生态资源禀赋为基础,着力营造“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田园城市风貌,努力实现城市与农村,生产生活与生态的有机融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物名片:唐杏生,秀洲区半岛助残扶贫基地创办人。
三月,春意渐浓。油车港镇上睦村半岛生态农庄的“庄主”、秀洲区半岛助残扶贫基地的创办人唐杏生也开始谋划起他事业上新的春天:“今年我想尝试在基地种植莲藕。”得知他的这一想法后,区残联的领导立即给予了最大力度的支持,同时还积极帮助联系有丰富扶持种莲藕经验的王江泾残联,为唐杏生提供宝贵经验,让他的创业之路走得更顺畅。
最初,是国家支持“三农”的政策让唐杏生动起了发展效益农业的脑筋。他将目光盯在家乡大片被闲置的农田上,并投入多年积蓄,在政府的资金扶持下承包了215亩田地开始经营高效农业,并建起了半岛生态农庄。
草莓、葡萄、虫子鸡……基地的种植项目花样繁多,同时还兼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分为水果种植、家禽放养、综合水产养殖等几大区块,生产过程采用生态循环模式,全面实行资源综合利用。一路走来,他按照多元化的生态农庄模式用心经营,虽然艰辛,却也不失温情。
在区残联的牵头下,半岛生态农庄助残扶贫基地招收了8名残疾员工。其中还有两名智障者。该基地推出了复合式“造血菜单”,残疾人经过培训后,可以选择从事草莓、葡萄种植或农产品套养等不同项目。经过培训,这些残疾人从事着不同种养项目的日常看护、除草治虫、施肥喂食和修枝剪叶等工作。农庄统一为他们购买养老保险,给予每月不低于嘉兴市最低工资标准的酬劳。年近60岁的残疾员工唐有根说,他在农庄里主要负责喂鸡,这是一项很清闲的工作,却能保障生活,他很感激唐杏生的无私帮助。
最让唐杏生感怀的要数架在半岛农庄上的“连心桥”了。由于半岛农庄四面环水,进入农庄要绕道从远处的排涝站上通过,如果要运送物资,车辆根本无法进入。他犯愁了,自己在半岛农庄已经投入了不少资金,再要拿着一笔巨额资金来造桥,对他来说那是一件根本无法办到的事。在油车港镇政府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多方协调下,决定由区桥梁队承建在“岛”上造了一座水泥桥以解决进出问题。“政府一直很关心我们残疾人,这真的是一座架在我们残疾人之间的‘连心桥’啊。”唐杏生激动地说。
“通过这个基地的逐步壮大,将周围的残疾人都带动起来,教他们种葡萄、种草莓、养鸡,然后包他们销售。”唐杏生一番话道出了基地的助残扶贫模式。他表示,今后还将逐步开展能辐射带动残疾人的种养项目,吸纳更多的残疾人到基地工作,使残疾人早日摆脱贫困。
王江泾镇乐丰年基地、王店镇梅里基地、新塍镇自强基地……近年来,秀洲区根据各地产业特色推出红薯、绿壳蛋鸡、莲藕等不同种类的助残扶贫种养模式。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符合秀洲区农业特色的集养殖与种植于一体的农村助残扶贫方法,各具特色的助残扶贫基地在秀洲大地上遍地开花,真正实现了“一镇一品一基地”。
【记者感言】
依托助残扶贫基地,通过发挥基地在农村的产业集群优势和辐射带动效应,扶持全区范围内的农村贫困残疾户,既让他们通过合适的农业项目生产实现脱贫致富,也为和谐秀洲的蓝图增添了动人的一笔。我们期盼,“十二五”期间,秀洲“一镇一品一基地”的模式能够不断完善,更多的残疾人能拥有实现梦想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