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量和标准农田保护量”,是三根不能突破的红线;与此同时,一大批重大和民生项目要落户、产业集聚平台要建设、“两新”工程要推进,都需要新增用地指标。如何在发展与保护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是摆在嘉兴国土资源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因为“只有在确保不突破三条红线的基础上,才能谈发展建设的问题”。
面对这两难境地,去年,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嘉兴市通过向上要增量、向下挖存量、发展靠流量,确保了全市转型升级所需要的土地要素。2010年,我市报批用地数量达41214亩,全市土地供应总量达49628亩,为全市近几年之最,基本确保了我市各项建设用地需求,为我市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土地总量就像一池水,要想多取,必须“开源”。向上争取更多的新增用地指标,就是为我市最大限度争取发展空间。2010年,在省给予我市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20607亩的基础上,我市还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方式,总计报批用地41214亩。
4万多亩的用地指标,首先将确保重大项目和民生项目的用地需求。正是有着充足的土地供应,滨海新区(港区)的国家级PTA项目、中科院三期项目、江南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一期项目、拆迁安置房以及经济适用房等项目能得以顺利开工。“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省14个产业集聚区之一,为切实扶持保障该区的建设发展,嘉兴市国土资源部门给予重点倾斜安排,除将省下达给地方的切块指标和专项指标优先用于该区的项目建设外,还从其余指标中予以指标单列安排。中南路—曹庄路、中环南路—长水路、中南路东延等道路工程项目的用地需求,均以单列指标的形式予以保障。
对存量土地的挖掘,则让土地利用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存量土地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已办理农用地审批手续转为建设用地,但由于多种原因转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的;另一方面是旧城改造中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土地。
市国土资源局首先向闲置土地开火。去年7月,11块总面积达515亩的闲置土地被曝光。同时,市国土资源局开始实施土地挂牌施工制度。每块已销售的土地前面,都被标明“土地用途、签订出让合同时间、合同约定开工时间”等,接受市民监督。已实现“农转用”却没有供应出去的土地,市国土局通过“招拍挂”加快转化步伐。2010年,全市消化转而未供土地26868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8945亩。
通过对存量土地的挖掘,我市土地供应量得到了充实。市国土局土地利用管理处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市具体建设项目用地供应总量为49628亩,完成年度供地计划40000亩的124.07%。
在做好“开源”和“节流”工作的同时,我市借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这个平台,创造性地做起了盘活“流量”这篇大文章。据介绍,在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过程中,市国土部门采取了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挂钩的方式,增加土地的“流量”。“我市通过先行先试、运用周转指标的政策,全面启动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搭建起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新平台。”嘉兴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汪善明说。
南湖区就从土地综合整治中尝到了甜头。由于居民的安置面积均小于原先宅基地面积,这样通过土地复垦,南湖区就节省出了大量土地指标,而根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这些指标可用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2010年,全市共上报省审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67个,计划搬迁农户42125户,计划新增耕地49980亩。其中21个项目己获省批准,计划搬迁农户11144户,计划新增耕地1365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