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虽然尚未落幕,但嘉兴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已成定局。昨天,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2010年,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50亿元,与2005年的生产总值1158亿元相比,接近翻一番,5年间GDP年均增长12.5%。与经济实力同步增长的还有全市财力,预计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335亿元,5年间这一数字年均增长21%。
市统计局总统计师姜东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我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扎实推进改革开放和统筹发展,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项目和创新为载体,努力化解要素制约,着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呈现出经济结构更趋优化、发展方式加速转变、城乡统筹快步推进的良好态势,全市经济社会迈入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
“三资”齐上做大投资蛋糕
记者近日驱车嘉兴各地采访发现,一批在建大项目令人惊喜连连:总投资70多亿元的嘉兴石化项目加速推进,总投资40多亿元的协成硅业项目进展顺利,总投资20亿元的晶科能源项目动工建设……“十一五”期间,我市连续多年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深入实施“四个双百”、服务业投资“百项百亿”和工业投入“五个一批”等工程,坚持国资、民资、外资“三资”并举,谱写了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的灿烂篇章。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十一五”的前四年,全市“三资”投资总额近4000亿元,年均增长14%。而实际利用外资直接投资则达到了56亿美元,为“十五”时期总和的1.5倍。
我市率先对接央企,是演绎“三资”齐上的妙笔之一。去年3月21日,我市首次在北京举办“推介嘉兴、对接央企”活动,与9家央企签约10个项目,总投资额达111.5亿元,其中最大项目的投资额达到了55亿元。如今这些项目已在嘉兴生根开花。今年11月18日,我市再次赴京对接央企,拿到了总投资额达58.1亿元的央企项目。截至今年11月底,我市累计吸引了中航信、中建材、兵器集团等央企的投资达678亿元。
在对接央企方面,我市成功探索出“嘉兴经验”:以“推平台兴产业”模式引进央企,以“引智造血”模式吸纳央企,以“军民结合”模式牵手央企,以“兼并重组”模式对接央企,以“存量带增量”模式引入央企……省委书记赵洪祝对这一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嘉兴市对接央企的工作一直坚持得较好,随着时间推移必将显现出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虽然我市国资引进的力度较大,但非公经济地位依然在提升。据经济普查资料核算,嘉兴非公经济总量占GDP比重已由2004年的66%提高到2009年的76%。
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姜东说,“十一五”期间,我市正确处理好生产性投资与非生产性投资、民生工程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关系及重点领域、项目和一般项目关系,优化了投资结构,提高了投资效率,促进了经济协调较快增长。
更令人鼓舞的是,在拉动嘉兴GDP迅速奔跑的“三驾马车”中,除投资保持了强劲增长外,我市外向型经济和内需扩张同样功不可没。据介绍,我市外贸出口额由2005年的70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123亿美元,年均增长1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5年的374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94亿元,年均增长16.7%,高出投资平均增速近3个百分点。
双业并举绘出转型蓝图
制造业是嘉兴过去赢得辉煌的支柱,更是金融危机时期保增长的“主力军”。然而一个尴尬的现实是,虽然制造业仍是我市经济主体,但长期在产业链低端挣扎,并承受着市场环境的挤压。
嘉兴制造业必须转型!我市积极引导加工生产企业提档升级,走向高端。于是,向“微笑曲线”两端突破,抢占价值链高端,成为嘉兴企业的普遍选择。雅莹服装从加工型制造向生产型服务的精彩嬗变就是一个鲜活样本。
雅莹服装原先只是一家生产服装的家族制民营企业,后与意大利米罗奥集团公司合资共营,很快从价值链低端走向了高端。据介绍,该公司2700多名员工中,从事研发设计和营销等生产性服务的员工占到80%,而直接从事加工制造的员工仅占20%。去年,该公司缴纳税收过亿元,亩均产出居秀洲规模以上企业第一位。公司有关负责人坦言:只有不断转型,才能赚大钱。
雅莹服装转型,从“生产赚钱”转向“设计赚钱”,再到“品牌赚钱”,一跃成为全市服装行业转型的领军人物。今年1至11月,该公司实现产值12.75亿元,同比增长61.5%,利税更是实现了大幅增长,继续演绎着高位增长的传奇。
“十一五”期间,我市有一大批传统制造企业像雅莹服装这样沿着“技术路线”站到了“微笑曲线”的高端。据了解,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11.5%提高到2009年的15.5%。市经贸委有关负责人说,让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骨肉相连”,嘉兴制造业已爆发出崭新的成长能量。
在抓好传统制造业转型提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我市还花大力气发展现代服务业,这一双业并举的战略展现了发展智慧。国际电气城、杭州湾钢贸城等新兴市场迅速崛起,我市现代商贸集聚功能和辐射能力不断增强;现代物流业发展迅猛,前三季度嘉兴港货物吞吐量、外贸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三项生产指标再次创下历史新高……更可喜的是,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被列为全省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为现代服务业在嘉兴的大繁荣提供了良好环境。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十一五”前4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约7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从2006年的31.9%提高到2009年的49.9%。
双业并举绘出转型蓝图,集约发展与绿色发展相映生辉,催生一批新兴产业快速崛起,迅速改变着嘉兴的“产业体质”,推动着我市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市围绕“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生态高效都市型农业”的思路,加快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7.3:58.8:33.9演变为2009年的5.6:57.9:36.5。业内人士则预言,一个融合了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新嘉兴,必将成就更加惊人的“发展能级”。
站在“十二五”的起点上谋划新发展,嘉兴要把结构的优化、效益的提高、发展的可持续、成果的共享放在突出位置,在追求绿色GDP的增长中再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