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关注
英媒:中美“战略再保证”十大新目标 每起事件都被视为一场考验
2010年12月8日 06:32 来源:新华网

  如果你是个预计将变得强大起来的弱国,韬光养晦、等待时机是明智之举。不过,最终你会想要利用你的新实力所创造的机会。对中国来说,这个时刻已经来临了吗?

  过去十年来,反恐分散了美国的注意力,中国则心扑在经济增长上,而现在,中国的外交关系很可能变得更加困难。过去几个月来的系列争端——中日有关某些岛屿的争端、“天安”舰的沉没以及中国沿海水域的主权纷争一凸显了这种风险。

  不应该允许这些一次性争端塑造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然而,所有这些争端都被赋予了过多意义,因为人们担心中国会咄咄逼人,而中国怀疑美国想耍阻挠它的崛起。每起事件都被视为一场考验,人们静观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寻找尽可能地减少中美之间的互不信任的途径。这很困难,但并非毫无希望。中国并不是在寻找新的殖民地,它也没有意识形态要出口。它的许多目标和美国一致:稳定、核不扩散以及最重要的一点,繁荣发展的世界经济。和平最有利于这些目标的实现。

  猜疑助长猜疑,挑衅催生挑衅。跟在生活中一样,地缘政治领域最好的药物是预防性的。一旦关系陷入敌对,就很难再恢复。美中领导人滔滔不绝地说他们希望超级大国之间能建立良好关系。如果他们说的是真心话,就该为以下10个目标而努力:

  ·中国必须确定自己拥有第二次核打击的能力。正如布兰代斯大学的罗伯特•阿特所说,中美两国如果知道自己的国土是安全的,就都会感觉更自信。中国一直在进行投资,以确保自己能够还击其他国家首先发动的打击。美国应该自愿放弃这种军事优势,因为它破坏稳定——而不稳定会妨碍最重要的政策目标的实现,那就是中国的和平崛起。

  •美国应该寻求维持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优势。为了它在亚洲的所有联盟,美国必须有能力确保海上航线的畅通,并可信地向世人展示,它会帮助台湾抵御中国的袭击。就目前而言,它仍然有这种能力。但是,要想保持这种优势,美国将需要巩固其前沿基地,投资建设导弹防御系统和潜艇,抗击中国在不对称电子战、网络战和太空战方面的能力。这不可避免地会加剧中国的不安全。另一方面,它会增强中国邻国的安全。目前这一点更重要。

  •中国应该更多地与美国沟通它的核准则和常规军事准则。与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详尽的沟通相比,中美两国根本不对话。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对台出售武器之后,军事交流是最先停止的交流之一,正如2001年撞机事件发生后,当时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率先切断军事交流一样。军事接触并不是对良好行为的奖赏,而是建立互信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亚洲需要制定一些规则来阻止海上争端升级。2002年东盟和中国签署了一顼协议,鼓励在南中国海的良好行为,但这项协议被忽视了。只在最近的事件发生之后中国才重新显露出兴趣。

  ·美中两国应该现在开始协商将来可能导致争端的事情。这意味着就朝鲜可能发生的紧急事件展开协商——如果必要的话秘密协商。正如华盛顿布鲁金斯学会的李侃如所说,它也意味着讨论太空战和网络战等事务。两国为战略与经济对话投入了巨大努力,但主导对话的往往是当下的新闻。它应该以未来为侧重点。

  ·美国应该遵守它自己的规则——而如果它必须违背规则,它应该考虑到这样做真正的代价。美国希望中国做好接受世界现状的准备。如果它违背规则,这将助长中国的如下怀疑:不管怎么样,美国不会让中国崛起。在安全领域,遵守规则意味着避免看起来毫无来由的惩罚性行动。在经济领域,这意味着避免保护主义,因为保护主义从两个方面来说都是自拆台脚:它既削弱中国对整个体系的信心,又让美国变得更穷、更没有办法为自己辩护。

  ·应该停止散播一种极其有害的民族主义。如果官员不那么频繁地谈论历史上的苦难,他们会发现外交关系变得更容易处理。虽然这是件难事,因为它渴求随着赶走西方人和日本人而来的执政合理性。但是,如果它希望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轻松共处,它就必须抛开憎恨。

  ·中美应该通过多国论坛完成尽可能多的事务。双边交往更容易,耗费的时间也更少。但是,双边交往并不透明,令亚洲其他国家猜疑究竟在发生什么事。建设一个体系的能力的最佳办法是成功地运用这个体系。

  ·亚洲需要理清错综复杂的众多地区安全组织。美国和俄罗斯明年将作为正式成员参加东亚峰会,东亚峰会看来最有希望成为地区安全论坛。对在东盟具有特殊地位的新加坡等国家来说,这将需要一次“信心的飞跃”。不过,这次亚洲必须把集体安全放在首位。

  ·亚洲国家应该为非传统安全事务付出更多努力。中国的崛起未必主要讲述的是13亿人富起来的故事,也并非注定要导致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敌对和冲突。未来取决于我们的塑造。

标签:中美 责任编辑:张兆利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