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事评论
善借市场力量治理“黑车” 净化交通营运市场 挤压“黑车”生存空间
2010年11月29日 08:06 来源:嘉兴日报

  我市的几座高铁车站开始运营后,在这些车站的旁边都发现有“黑车”揽客现象。在有的地方,这些车辆还挤占了公交车的停车空间,相关部门也进行了整治,但整治之后,“黑车”依然没有绝迹。除此之外,在城市里的车站、大型超市等处的周边,也有“黑车”的踪影,“黑车”司机为抢客而打人的新闻也屡有耳闻。

  不治理“黑车”,就不能维护正常的营运秩序,损害出租车司机等合法经营者的利益,也难以维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现在最令人头疼的问题是如何治理,如何确保治理的长期效果。集中整治打击力度最大、见效最快,但此举要耗费不少人力物力,长期高强度的打击行动也比较难开展,且一次打击很难保证“黑车”将来就会销声匿迹。

  净化交通营运市场,除了这种“堵”的方式,还应看到“黑车”产生的市场原因。“黑车”的出现源自市民有出行的需要,“黑车”车主的收入来自乘客的车费,而且这一份收入远谈不上“旱涝保收”,取决于市场上的客源多与寡,所以,既然“黑车”是应市场需求而生,那么,围堵“黑车”就必须从源头抓起,那就是除了坚决打击之外,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公共交通状况,使市民不愿也不想乘坐“黑车”。

  事实上,乘坐“黑车”的人大都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或是急于出行,或是认为便宜,所以选择了“黑车”。高铁车站“黑车”多,是因为现在那里的交通服务还不能满足旅客的需求。而在记者所在的小区,有一些老头老太在超市买完东西后喜欢花5元钱合坐一辆车回来,因为这样可以不用提着东西跑来跑去,价格比出租车还便宜一点。

  挤压“黑车”的生存空间,我们的公共交通工具就必须有更大的竞争力。公共交通的投入要跟上老百姓的出行需求,同时服务质量也要不断改善,如公交车提高准点率、杜绝出租车拒载等。在投入是一定量的情况下,还应从市民出行需要出发,灵活使用现有资源。在市场的刺激下,“黑车”种类呈现多样化,从摩托车、三轮车、面包车到大客车都有,为打击“黑车”,深圳未来将引进包括11座微型公交车在内的多样化车型,这样既解决老百姓出行问题,又解决一些就业问题。我们不一定得套用别人的方法,但这样的思路值得借鉴。

标签:市场 责任编辑:张兆利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