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梅启示】
南梅现象背后折射的是南梅人因村谋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找到的一条让家家户户脱贫致富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南梅村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紧抓经济微笑曲线两端,人生财,地生财,走出一条让村民变市民的统筹城乡之路,才能既做到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实现了富民强村,建构了生态文明,又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启示之一:统筹城乡建设重在因村谋计,突出一个“引”字
一个村党支部,有了创新引领的意识,就能让村民思有所盼,盼有所成。
近年来,南梅村之所以能稳步走上创新发展、统筹发展之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村党支部善于用创新的思路谋发展,用创新的方式抓党建,确立以“中心抓党建,党建促经济”的思想,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作用,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谱写统筹城乡的新篇章。
当村民们盼着致富的道路通到偏僻的南梅村时,村级党组织想到了发动全村的力量,办好致富路这件说难也易的大事。当村民们开阔了眼界,想着打工赚钱时,村级党组织又想方设法让南梅人通过培训拥有一技之长,并借助于企业和市场,让大量的南梅人从传统农业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
“村民要致富,全靠帮、传、带。”浙江振申绝热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鹏飞绝热安装有限公司在国内保温行业里名声早已在外,而两个公司老总都是南梅村人。村党支部就依托这两个“明星”企业和党员示范来带动村民致富,并不断创新实践平台,搭建有形舞台,让党员“动”起来,把群众“带”起来,激活全村创业激情,调动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积极性。
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劳动力转移中,南梅村党支部四管齐下,开辟四条创富途径实现了全民创业:一是借助村里两个“保温能人”和所办企业,优先定点南梅招工,让村里的有知识有能力的村民成为工人;二是依托周边濮院、洪合两大羊毛衫市场,动员村里的妇女从事其加工业务;三是利用镇里的工业园区和集镇,培训村民到园区创业,到镇上开店;四是兴办专业合作社,招收部分村民为员工,进行农场化经营,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
通过劳动力转移,南梅村民有的成为企业技术工人、有的成为合作社工人;有的成为个体商户、有的成为项目经理;有的成为小公司企业家、有的成为大公司企业家……身份嬗变的背后,是个体劳动价值的提升,是劳动力就业趋向的变动,是村党支部创新引领创业热潮的涌动。
启示之二:合理配置资源重在因地制宜,突出一个“宜”字
因地制宜,关键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宜”者为先。
南梅村地处偏僻,资源贫乏,基础落后,多年来一直以种植庄稼为主,创业维艰,农民过得并不宽裕。可近年来却走出了一条全民创业的路子,靠的就是村党组织因村制宜,引领引导村民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结果。
让人感叹的是,南梅村在转移劳动力创业的同时,并没有将粮田荒置,而是因地制宜,通过土地流转承包、集约节约经营的方式,兴办了两个专业合作社,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从而大大地提升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自己不会富,不能当干部;自顾自己富,不配当干部。”南梅村完善村级班子结构,合理配置人才资源,让想干事、肯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人充实到队伍中来,增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小伙子陆华是养蚕致富的能手,进入村班子后,带动一大批村民纷纷行动起来,加入了村里新成立的桑和蚕桑专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公司”的养殖模式赢得了养蚕户的一致称赞。
启示之三:建构生态文明重在兴文育人,突出一个“根”字
文化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种无形的软性生产力;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
过往,“以文养人,以人兴文,文随人动”,南梅村人用朴实的“草根文化”,将“人”与“文”的关系和谐运用,充分实践了“生态文明”这一绿色理念。特别是10多个“梅文化”系列产品,文气融通人气,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文化与生态“谐”奏,文明之花结出硕果。
未来,集聚到新社区后,南梅村人也不会忘记文化的“根”,正在时空嬗变中,沿着文化的脉络,将“梅”文化代代相传,衍变新生。寒来暑往,岁月更替,南梅村兴文育人,人文荟萃,孕育着无穷的发展活力。每年一届的桑葚文化节已连续办四届,村文化活动中心和农民拍影活动方兴未艾。
而在当下,全区“两新工程”建设如火如荼,村党支部因势利导,已经谋划着如何做好下一步的生态文化传承,主动向镇里建议,形成生态文化保护方案,一些古桥、古树、古村落和文化资源已被有效保护。南梅村人以创先争优的前瞻意识,科学谋划每一步的发展,力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构建生态文明发展新格局。
启示之四:激活发展潜力重在因势利导,突出一个“创”字
作为偏远薄弱村,南梅村党支部下了一招以人为本、以创促争的妙棋:村穷“志”不短,敢闯敢“创”。
南梅村能够在五年间化负数为正数,实现村级财政收入近30万元,户均年收入约7万元,全村人均年收入约1.5万元,令人啧啧称奇的不仅是这些不断刷新的数字,更是这些数字背后的启示:就是一个“创”字,即创业创新。与区内其它富裕村相较,南梅村并不富,村子的富,刚刚起步;但与区内其他村民相较,南梅村民已算富,藏富于民。创新让南梅人尝到了甜头。
这几年,南梅村党支部因势利导激活发展潜力,积极促动村民务工创业,全村实现了充分就业,村集体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全力促动资源创新,村民创富视野和创富能力不断提升,村集体创富实力不断增强;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每一个村干部都能以创业创新的思路来思索统筹发展,让惠于民。
创业创新带来了南梅村的展翅腾飞,彻底甩掉了薄弱村的“帽子”,跻身全区创先争优先进村行列。村干部感触地说,村民幸福了,社会就更和谐了,村级集体收入也不断攀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不断增强,平均每年主动要求加入党组织的就有五六人。
启示之五:组织创业创新重在找准定位,突出一个“实”字
如何组织创业创新,对村级党支部来说,就是要围绕“三农”工作,从本村实际出发做好服务“三农”、促进“三农”发展的文章。
针对大量劳动力外流造成农业农工荒的现状,村支部怎样做好“三农”服务工作有了明确的定位:一是建立合作社,缓解劳动力紧缺的矛盾;二是搭建平台,引导劳动力外出务工;三是带领农民发展农业。
找准了定位就是找准了方向,措施也接着跟进。通过组建服务性合作社、与企业对接、村干部带头发展生产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带动了全村农民创业致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这一做法摒弃了以往村干部只是开开会、应付应付上级的工作方式,追求的是一个“实”字,以老百姓的利益为先,把每项事情做到实处,抓出实效。
纵观南梅,我们深深地感到:南梅村以现代化的理念提升农民、以城市化的理念建设村镇,因地制宜谋路子,因势利导促发展,人尽其才,地尽其用;南梅村以“解民忧创先进,惠民生争优秀”为主题,以产业化的理念打造农业,以市场化的理念运作资源,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南梅村兴文育人,以创促争,构建生态文明科学发展新格局,成为“创先争优”发展的典型样本。“南梅模式”已成为基层党支部服务“三农”的典范,具有示范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