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第一、第二集,相关评论铺天盖地,不再赘论;第四集内容尚未证实,暂且不论。笔者单来说说第三集。河北大学事发后集体沉默,与外界的义愤填膺形成鲜明对比,连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都感到匪夷所思。
对于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有一句话说得最漂亮也最令人感动:“今天学生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学生为豪。”学生在校时为母校的过去和现在感到荣耀,学生毕业后,母校为学生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母校母校,应该像母亲一样呵护学生,但事实上,当学生遭到伤害时,我们一些高校又像什么呢?
自己的学生被人撞死、撞伤了,撞人者还叫嚣“有本事你们去告”,作为堂堂高等学府,作为受害人的母校,河北大学竟然一声不吭,还要求学生也做“沉默的羔羊”,唯恐言辞不当得罪权力。禁止师生接受采访,谁给了河北大学这个权力?管制学生的时候像个家长,对内威风无限;维护学生权益时却像个局外人,对外窝囊无比。这样的高校会让学生引以为荣,还是引以为耻?
真不知道河北大学顾忌什么,酒后驾车致人死伤,无论肇事者是“官二代”还是“穷二代”,都要受到法律制裁和道德谴责。河北大学不必因为肇事者是“官二代”就借题发挥,但也不能因为肇事者是“官二代”就特别能弯腰、特别能忍让。大学之“大”首先在于精神之“大”,威武不屈,挺直脊梁,恪守信念,保持尊严,唯有自尊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才能让学生真正以母校为荣。
实际上,人们纠结于一些高校的卑躬屈膝,更重要的是担心高校的所作所为,会给学生留下丑陋的示范,带来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可以想见,一个动辄限制他人正当权利的高校,其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难免会沾染同样的恶习;一个欺软怕硬的高校,其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难免欺善怕恶;一个冷漠得连自己的学生都缺乏怜惜之情的高校,其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难免缺乏悲天悯人的情怀;一个不能维护自身尊严的高校,其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难免缺乏自尊自强的意识……
国外许多大学的办学经费,很大一部分来自校友捐赠,高校真的是以学生为豪,学生也真是以母校为荣。反观国内高校,有多少学生毕业之后仍以母校为荣,并慷慨解囊回报母校呢?个中差距在哪里,从河北大学在这件事上的作为可窥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