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事评论
幸福感是城市民生改善的活指标 201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
2010年10月12日 08:08 来源:嘉兴日报

   “2010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于近日在京启动,此项推选活动由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工作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主办,其中地级以上候选城市有60座,嘉兴名列其中;县级候选城市60座,我市所辖的海宁市、桐乡市和平湖市入围。

   在全国诸多城市中脱颖而出入围榜单,无论怎么说都是件值得欣喜的事情,当然话又说回来,此事不能过于夸耀,因为改善民生,增进市民的幸福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这项推选活动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城市发展的终极目的就在提升市民幸福感。幸福感是一个城市民生改善的活指标。

    照理说,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幸福感应该越来越强烈,因为人们可能享受到的优质资源越来越多。但事实并非如此,两者的天平很不容易平衡,有时候城市发展了,人们幸福感可能反而降低。这不,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城市幸福感的讨论已成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热门话题。这些特大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入托难、就医难等诸多问题已经严重困扰城市居民的生活,有人给这些不尽如人意的表现起了一个简单的名字:城市病。尽管嘉兴入围了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榜单,但这些特大城市所表现出来的病症,值得未雨绸缪,早思良策。

    对市民幸福感的持久关注,说明城市的视角从单纯追求经济功能,转向同时注重城市的生活功能。城市具备一定的经济功能,人们才有幸福可言,丧失了经济功能的城市,幸福只能是空穴来风。然而过于追求城市的经济功能,忽视了城市的生活功能,人们的幸福感则会受到伤害。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城市的GDP等各项数据上去了,但是人们并没有从这些增长的数据中实现幸福感的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准失去了应有的保障。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在城市的发展中,出现一些城市病的症状难以避免,问题在于这种城市发展的阵痛感,不能靠经济发展本身自发地解决,城市的经济功能止不了这个痛,需要从根子上对发展的理念进行反思和改进。换句话说,只有把市民的幸福感作为城市发展得失成败的衡量标尺,城市才可能成为人们温馨的家园。

标签:城市 责任编辑:张兆利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