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审查,一招比一招狠
澳通信部长康罗伊7月初宣布,澳三大电信运营商都同意将主动屏蔽带有儿童色情内容的网页。他表示,此举是国际上目前通行的做法,而在澳现行法律规定下,被列为“拒绝级”的内容是不允许出现在电视节目、电影院或图书馆书架上的。澳本土网站也不允许刊登这些内容,只是很多内容来自国外网站,无法删除,只能过滤。康罗伊表示,政府在对网络进行强制过滤的问题上态度坚决,但需要时间来调查这些存在色情、性暴力及恐怖主义内容的“拒绝级”网页。
尽管通过网络运营商主导的强制性网络审查机制尚在规划中,但事实上,澳政府从未放松过对网络的审查。根据澳目前的法律规定,澳传播与媒体管理局对服务器位于澳大利亚的网站内容拥有审查控制权。当收到公众对某些网络内容的投诉后,该机构就会对这些网络内容进行审查。一旦被认定是属于“被禁止的内容”,网站就会收到要求删除相关内容的通知。如果逾期未删除,网站就会被处以每天1.1万澳元(1澳元约合0.9美元)的罚款。而当违规内容来自国外服务器时,该网站就会被列入“黑名单”,并且告知澳国内的网络运营商予以屏蔽。2006年,一位澳大利亚作家建了一个网站,因虚构时任总理霍华德的伊拉克战争言论而被政府勒令关闭,且没有申诉权。
不良网络信息已经威胁到澳大利亚人的个人生活隐私、经济利益甚至国家安全。因此,在很多领域都可以看到澳大利亚与不良网络信息的较量。由于民众抱怨“谷歌街景”车通过无线网络非法获取他人隐私信息,澳联邦警察局今年还介入调查。澳通信部官员认为这是“澳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桩触犯隐私权的行为”。由于网上银行诈骗频繁发生,澳大利亚各家银行一面打出“受到网银诈骗损失由银行负责”的广告拉住顾客,一面加强对网上银行的监管。为应对越来越频繁和猖狂的黑客攻击,澳国防部今年年初还专门成立了“网络安全运行中心”。在技术层面,为集中力量保证网络安全,澳政府还减少了互联网的网关。
严防“拒绝级”内容流入网络
在澳大利亚,有人担心过滤网络内容会影响接入网络的速度,还有人认为无法对海量的网络信息一一分辨。但澳电子前沿基金会主席科林•雅各布强调,人们更担心政府对网络强制性审查的效率,担心过滤措施不一定能完全消除网络的不良信息。澳互联网行业联合会主席彼得•科罗内斯则认为,澳大利亚的互联网行业需要自己制定一个不良内容过滤的行业准则,“与欧洲国家的最好做法相一致”。他认为,对于儿童色情等不良信息,网络内容供应商也应该有所作为,而不是简单的反对或支持政府的计划。
澳大利亚基督教团体主席吉姆•华莱士认为,对网络审查的基本目标在于要让社会形成一种准则,那就是网络并不是一个完全自由的地带。因此,相对于科技发展和社会期望值来说,政府提出对网络进行审查过滤计划是一件好事。在华莱士看来,那些对网络审查持批评意见的人往往是“危言耸听”,过于夸大了网络审查的负面影响。他提出,澳大利亚社会其实对那些被列入“拒绝级”的内容都是持反对态度的,不管是书籍还是音像制品,“如果是拒绝级别的内容,在社会上是不可能传播的,网络审查只是把这样的规定延伸到网络内容上而已”。
在今年初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一项民意调查中,62%的澳民众支持政府规范互联网内容,80%的民众支持政府采用强制性的过滤措施来屏蔽境内外存在的各种儿童色情、性暴力、犯罪和恐怖主义内容的网站。这份民意调查证明澳大利亚人非常在意网络内容的健康。澳查尔斯特大学教授克莱夫•汉密尔顿也在网络审查问题上开展了民意调查,他发现,家长对于网络上充斥的色情内容非常担忧。为了让未成年人免受极端、暴力和色情等不良信息影响,有93%的家长支持强制性的网络过滤手段。
近期出版的澳大利亚《读者文摘》还在一篇文章中列举了全球因网络欺凌事件造成的一系列自杀案例。在澳大利亚,网络欺凌现象也正日益严重。文章援引昆士兰科技大学教授玛丽莲•坎贝尔的观点说,“家长需要对网络内容进行干预,以防止不健康的网络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澳大利亚人对网络暴力现象也不是放任不管。前不久,悉尼一所高级私立学校的几名女生因为在网络上恶意诽谤同班同学的性行为而被校方开除。今年5月中旬,悉尼一名18岁女生在社交网站上认识一名用虚假用户名注册、自称是野生动物护理员的男子,两人在网络上成为好友。对方以帮助找工作为名,将其骗至郊外野营杀害。类似事件让澳大利亚社会规范网络的呼声越来越高。
澳媒为网络实名制叫好
其他国家的网络监管制度同样引起了澳大利亚媒体的关注。澳联合新闻社在评论韩国“网络实名制”时说,网络暴力现象在韩国日益严重,不少人利用网络的匿名制度,对他人在网上进行诽谤、辱骂和暴露隐私,不少明星都遭受过类似的网络暴力行为,有些甚至导致自杀的后果,所以,“实名制能够阻止人们利用虚假的名字来从事网络暴力行为”。
《悉尼先驱晨报》6月15日一篇题为“用真实信息登录”的评论文章说,尽管网络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交流方式,并对现实社会的原有模式产生一定的“颠覆性”影响,但人们还是要求网络按照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则来行事,即使在“虚拟世界”这个全新的领域,最基本的人性道德也是不能被违背的。文章说,人们不能在网络世界里随心所欲,正如他们在任何现实社会都不能胡作非为一样,而在网络上使用真实姓名,更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信任。《环球时报》记者调查发现,最近澳一个很有名的网络游戏网站开始要求网友实名登录。有网友在该网站留言说,网络实名的做法一点也不可怕,反而可以增加个人在使用网络时的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