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大小城事
浙江欲建名人馆 谁有资格“青史留名”
2010年7月21日 08:24 来源:浙江在线 胡轶笛

  据《今日早报》报道人类创造了历史,在人类历史的演进中,留下了无数人物的身影。浙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杰人灵、名人荟萃,要记录绵长深厚的文化印迹,“青史留名”,或许是最好的方式。

  作为收集、保管档案的行政机构,浙江省档案馆正要修这样一部“史书”——昨天,省档案局出台《“浙江名人”评选工作实施办法(暂行)》,同时向各市县区档案局及有关单位发出通知,推举首批“浙江名人”候选人。最终,省档案馆将收集整理当选的“浙江名人”档案资料,同时准备建立浙江名人馆,永久馆藏、陈列展出“浙江名人”档案资料,述说浙江名人的故事。

  浙江省档案局有关负责人说,此举会让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浙江历史,更加有血有肉。

  名人评选就像修撰一部当代《史记》

  名人不是明星,他们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各个历史时期涌现的杰出代表人物,是具有深远影响并得到社会和历史认可的知名人物,这样的精英,是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榜样。而他们的档案资料,也是展示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更记录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印迹。

  不过,长期以来,我国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资源以政务类文书档案为主,人物档案份额较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近年来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正在转变“重事轻人、重物轻人”的观念,倡导“以人为本”理念,加大了涉及“人”的档案资源建设力度。

  人物档案是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省档案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名人评选,有效、实时地收集浙江名人的重要档案资料,有助于重新认识所有涉及人的档案的重要价值。建立这样的人物档案,让名人“青史留名”,能够为编史修志提供翔实的档案资料,同时对名人也是一种激励,还能够彰显榜样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取得了伟大成就。浙江人民就是这场巨变的创造者和见证者,其中涌现了一大批杰出人物。而“浙江名人”的评选,更像修撰一部《史记》,以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纪传体史书,以大量人物为中心内容,让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浙江历史,更为丰满,更有色彩。

  候选人来自生活中的各行各业

  首批浙江名人评选,分为人选推报、候选人确定、候选人公示、投票评选、公布结果和入馆陈列6个步骤。

  在推报阶段,全省各市档案局和省直机关、大专院校、社会团体等单位,向组委会办公室进行择优推报。

  组委会办公室对推报阶段产生的候选人进行初审,由独立的专家小组,对符合条件的候选人进行初选,确定提名候选人名单。对提名候选人及其事迹,向社会进行公示,并采取公众评选和评委会评选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投票,结果提交评委会终评,经省档案局局务会议审定,产生首批“浙江名人”。

  最后,省档案馆对评选出的“浙江名人”的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永久馆藏、陈列展出。

  记者注意到,在省档案局发出的通知中,推荐候选人的行业分类,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和其他各个领域,涵盖了200多个行业。

  “我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的眼光,不会只放在受关注的行业上。”省档案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全方位收藏当选名人档案资料

  省档案局工作人员介绍,当选“浙江名人”后,省档案馆将会永久收藏名人的经历及其主要活动的材料,反映著名人物职务、社会活动方面的材料,反映著名人物成就的材料,社会对著名人物研究、评价的材料,与著名人物有直接关系的材料,反映著名人物活动的音像制品,著名人物口述历史资料等。名人档案也将对公众开放陈列展出。同时准备建立浙江名人馆,将来,“浙江名人”的档案资料也计划在名人馆专门收藏。

  省档案局负责人说:“人物档案是档案馆的一大特色资源,也是档案馆的独有品牌。我们坚信,这项工作对于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百姓,对于弘扬社会正气、规范公民道德、丰富优化馆藏、扩大档案影响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将尊重历史、服务现实,通过‘浙江名人’的评选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记录和弘扬体现浙江精神的时代人物,充分发挥创业创新典型的名人效应,激励和感召浙江人民投身科学发展的伟大事业,成为弘扬浙江精神和宣传先进文化的一个闪亮点。”

  评选“浙江名人”,让名人“青史留名”,这样的工作,全国都还没有开展过,所以省档案局负责人也希望:“全省乃至全国的公众,都可以来给我们提提意见、建议,评选出社会公认、群众满意,能够经受历史检验的‘浙江名人’。”

标签: 责任编辑:张彬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