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事评论
900句英语不堪承载的“国际幻觉” “国际化大都市”的美丽传说
2010年6月23日 08:26 来源:嘉兴日报 王景曙(江苏)
    从今年起,西安市计划用10年时间初步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其中对市民素质提出的要求是:到2015年,一半市民能认识500个繁体汉字、会说900句英语,既要诵读唐诗、宋词,也要诵读歌德、普希金。

  曾几何时,“国际化大都市”的美丽传说让中国人的追捧热情一度膨胀到几乎泛滥的地步。相关资料显示:2004年时,全国多达183座城市打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旗号。当然,其中绝大多数纯属瞎起哄,有的城市甫一张口,就让人哑然失笑。

  激情冷却之后,这些年我们已经很少再听到苍白无力的“国际化”口号,与其授人以笑柄,不如老老实实招商引资。此番西安市突然发力,高调打造“国际化大都市”,令人吃惊也令人费解。

  从现有数据来看,西安市近几年发展还是大有成效的,但主要体现在增速上。西安市2009年的经济总量只有2700多亿元,不及同处西部的成都市的六成,与直辖市重庆就更没法比了。若是拿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进行比较,上海、深圳等城市恐怕都懒得搭理。上海的中长期规划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西安市的奋斗目标是,从今年起用10年时间初步建成国际化大都市,把这两张“时间表”放在一起比较,我们似乎很难说清是上海“胆太小”还是西安“胆太大”。不过,某些民间常识总可以借用:市场上吆喝声大的,不代表生意一定做得好。

  志在高远,无可厚非。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这是必须的。对于中国城市而言,跻身“国际化大都市”行列或许不能说是“远在天边”,但也真的不是“近在眼前”。当所谓“国际化大都市”成为一种唾手可得的幻觉,冲动支配下的各种行为失范几乎不可避免。

  我们不难看出,对西安市有关部门而言,“国际化大都市”情结已然深厚,欲望已然相当迫切,而且志在必得。力求到2015年让一半市民能认识500个繁体汉字、会说900句英语,这种短期量化的工作指标,怎么看都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挂牌”仪式做筹备。

  认识繁体汉字外加会说英语,中西合璧,很是用心良苦。“认识500个繁体汉字”是什么概念?“会说900句英语”又是个什么概念?不必多说,专家学者们应该比公众看得更清。畅想西安未来,即便这被证明不是一个幻觉,这座古城的大街上,城管与商贩果真可以用英语吵架,人们纳凉时可以用英语讲述《一千零一夜》,这样的“国际尴尬”谁堪承受?

  钦佩西安市勇于自我加压的无畏气概之余,我们有理由为这种试图突击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创举感到担忧。为了完成强予民众的这一形象工程,当地有关方面会不会以“搞运动”的方式层层下达指标,各种培训班如雨后春笋,以致形成另类扰民、烦民,这都值得进一步关注。而这座并不算太发达的城市,今后的大干快进能否受到理性调度,无疑更有关注价值。“国际幻觉”一旦扩大化,结果一定不会如想象的那般美好。

标签:英语 责任编辑:张兆利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