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概述
“在中央”,是嘉兴天然的地缘优势,更是上苍对这座城市的厚爱;
“最花园”,是嘉兴宜居的气质修养,更是这座城市的主动选择与战略定位。
嘉兴,一座承南启北、贯通东西的交通枢纽城市,如何用无可替代的地缘优势,谋求无可替代的城市发展优势?
这是进一步思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探索中,嘉兴的施政者及广大干部群众对自己城市的一次重新审视:用“在中央”的地缘优势打造出独一无二的“最花园”的发展优势,即用“中央花园”给嘉兴一个重新的战略定位。
“在中央”,不难理解。
放眼长三角,“Z”字形结构的交通版图已被一个巨大的四边形所取代,原先处于“Z”字一折中间的嘉兴,已处在“8”字形的蜂腰处,在沪、杭、甬、苏四大城市所形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交点上,承南启北、贯通东西的嘉兴是无可替代的节点城市;
但“在中央”不一定代表“是中心”,只有不断聚集能量、谋求嬗变,“在中央”的嘉兴才可能成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之一。
于是,“宜居”成为这座水乡绿城的最好标签,“环境”成为这座文化名城的最大追求,用“最花园”的城市品质来强化嘉兴“在中央”的无可比拟的城市竞争力。
“最花园”的意义还不仅于此。
从上海的“后花园”到长三角的“中央花园”,从“接轨上海”到“沪杭同城”战略,这是嘉兴人对城市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更是发展信心的重新梳理,彰显了一座城市不甘做配角,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更大发展,并已走到长三角舞台中央的魄力和决心。
□新闻助读
高铁一公里,改变一村之命运
交通一节点,改变一城之地位
南湖区余新镇余北村,沪杭高铁途经该村一公里,高铁专线嘉兴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落户该村,占地100亩。因为高铁的经过,因为南站的落户,这个主要以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小村被惊醒了。
5月8日,余北村的沪杭高铁施工现场,施工者们正在进行无砟轨道底座的铺设。4个多月后,这条时速达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将把嘉兴带入“沪杭同城”的时代。对于嘉兴来说,上海、杭州即将变成18分钟和15分钟的概念。
“这一公里,给余北村带来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余北村村支书周建华从今年开过春后就忙着拆迁与协调工作。他告诉记者,有的农户终于梦想成真,住进了公寓,成为城里人;年老者享受到了社会养老,不用再为晚年生活发愁;原本的小业主由于拆迁获得了补偿资金,另起炉灶扩大了再生产。但让他头疼的是,有一些因为没有被圈定在高铁建设拆迁范围的农户愤愤不平,需要耐心协调。
但很快,周建华发现这份协调工作告一段落了。4月23日正式启动的嘉兴国际商务区建设的红笔把余北村剩余的农户全圈了进来,依托沪杭高铁全线唯一的一个二级站,占地40平方公里的嘉兴国际商务区横空出世。
百年前,当桐乡的乡绅极力反对沪杭铁路过境,认为铁路占地破坏风水时,著名诗人徐志摩的父亲、总工程师徐骝良私心一弯,让海宁至今受惠。而如今,沪杭高铁沿线各方都积极争取站点,以致线路从原本设计的虹桥、松江南、金山北、嘉兴南、桐乡、余杭南、杭州东7个车站,开工前又增设了嘉善南站、海宁西站,但唯此一个的二级站让嘉兴感受到机遇的来临,国际商务区只是有形的一个区域,更大范围内的“同城效应”正在全嘉兴持续发酵。
审视嘉兴的交通发展,5条高速公路——沪杭、乍嘉苏、杭浦、申嘉湖、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北接线相继通车,使嘉兴由“八水通禾”的“水上时代”走向“高速时代”;放眼长三角,嘉兴已处在“8”字形的蜂腰处,并被交通部赋予一个全新的角色:长三角交通枢纽,纳入《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海河联运的疏通,嘉兴港的崛起,让嘉兴城市的发展从“南湖时代”跨入“滨海时代”,而2009年9月22日嘉兴军民合用机场建设协议的“尘埃落定”,更是让人看到了“空港时代”的到来。
立志把区位优势转化为交通优势、发展优势,嘉兴已开始更为宏大的谋划。目前,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的概念横空出世,即突出两条交通主轴的发展,形成以沪杭高铁、沪杭磁悬浮、沪昆铁路、沪杭高速、杭平申线等为基础的东西向综合运输大通道;以杭州湾跨海大桥、嘉绍大桥和乍嘉苏高速沿海通道北连接线、城际铁路等为基础对接苏南、甬绍的南北向综合运输大通道。至此,嘉兴承南启北、贯通东西的“在中央”优势已无可替代。
交通枢纽,见证奇迹的诞生
坐拥中央,城市从配角到主角
5月10日,如往常一般,在秀洲区嘉兴物流园内的沃尔玛物流配送中心,向华东地区82家超市门店提供的近7万箱商品开始分拨和配送。
2007年10月在此破土动工的沃尔玛华东地区物流配送中心,仅投入使用一年多时间,其发展速度远超沃尔玛天津配送中心,规模已跃居全国第二,堪称商业奇迹。
沃尔玛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颇为挑剔,需多方考究,之前曾在国内布点深圳、天津。“沃尔玛在选择嘉兴之前,我们曾经在上海、杭州等城市考察。”沃尔玛物流中国区负责人杨永华曾告诉本报记者,该项目落户嘉兴,看重的是未来:坐拥中央,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把嘉兴与沪、杭、苏、甬等城市紧密连为一体,拥有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发展优势。
像沃尔玛一样,全球最大的物流地产公司普洛斯也将投资2500万美元,在嘉兴落下布局长三角的棋子。目前,普洛斯、盖世理、AMB全球三大物流巨头已齐聚秀洲区,谋划着他们在长三角乃至全中国的棋局。
物流业的强劲表现,只是一个写照。总部经济、商务会展业、服务外包业和旅游休闲业已成为嘉兴城市发展的新方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转型升级正加速推进。目前,嘉兴计划投资570亿元勾画现代服务业发展蓝图,嘉兴高新软件园计划用5到10年的时间,建成长三角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重要配套基地。
这样的转变,也给嘉兴立足长三角城市群带来不一般的底气。有数据佐证:2003年以来,嘉兴市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前五年(1998年~2002年),2004年GDP达1002亿元,经济总量跨上千亿新台阶。2006年全市GDP达1343.11亿元,年均增长14.8%,高出前五年平均增速3.3个百分点,比全省同期增速高出0.8个百分点,比改革开放以来嘉兴GDP年均增长率12.2%高出2.6个百分点。即便是在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2009年,全市GDP总量是1917.96亿元,增长9.3%。
这样的底气,也折射出嘉兴在新的起点上城市发展的自信:聚集能量摆脱“后花园”的配角定位,谋求长三角“中央花园”的主角定位。
送杜鹃,一位局长的诉求
最花园,一个城市的追求
5月4日,小长假上班的第一天,嘉兴市园林市政局局长林海的电话几乎被人打爆,内容几乎一样:要花!
江南三月,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嘉兴市园林市政局组织了一万株杜鹃,在市区各公园免费向市民发放,号召大家种植在所在社区或小区的公共绿地中。没想到,万株杜鹃分发之后,更大的种花热情让林海直呼“招架不住”。
“我们就是要打造最生态、最宜居的‘花园城市’,让客人到嘉兴后流连这里的生态美景,产生在此停留、发展的冲动。”“送花人”林海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就在一周前,林海还通过当地媒体向全市市民发出邀请:去市区大德桥苗圃看白鹭。“今年苗圃内的白鹭已增至一万多只,拆围透绿后,市民可‘零距离’感受蓝天、飞鸟、绿意的江南春景,真是太美了!”这是邀请者发出的由衷感慨。
一个城市的园林市政局局长既是送花人,又是赏鸟者,也许就是这座城市对“最花园”目标的执著与追求:嘉兴用了整整15年时间摘取了“国家卫生城市”;在城市中留空造绿、在繁华中拆围透绿,换得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称号。
连续多年,嘉兴市领导春节上班第一天都是以植树的形式进行拜年。而今,嘉兴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1.83%、39.70%和11.45平方米,实现了人均绿地面积从“一双鞋”到“一张床”、“一间房”的跨越。
拥有无可比拟的地缘优势,嘉兴更要创造出无可比拟的城市竞争力。嘉兴找到的答案是用“花园城市”和“田园型网络城市”,改善发展环境,提升竞争力和吸引力,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城市人文,吸引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纷至聚拢。不仅如此,嘉兴还通过“1640”的建设,即用一个中心、6个城市副中心和40个左右的市镇,谋求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实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专家点评
利用地缘优势,发挥边界效应,对嘉兴至关重要
——专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教授 张玉杰
随着交通的便利,区域经济的发展要从大区域经济来考虑,要弱化行政版图,凸显经济版图。
上海未来将是整个长三角经济的龙头和中国国际化的窗口。尤其是世博会的召开,将带动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变化,其他16个城市,包括嘉兴需要找准位置,尽快与接轨上海同步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嘉兴提出的“与沪杭同城”战略生逢其时。
对目前的嘉兴来说,如何利用地缘优势,发挥边界效应,至关重要。
如何把城市的地缘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地方政府可以从几方面入手:做好城市规划和经济建设,嘉兴打造长三角“中央花园”正符合这一点;创造软环境,培养本土企业家,让地方经济发展有内生力;善于创造区域经济发展题材,抓好事件经济,以此撬动经济的发展。比如江苏南通以苏通大桥的架设为事件契机,改变了城市的命运。北戴河抓住奥运会的机遇,成为分赛场,搭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班车。即将开通的沪杭高铁,正在举办的上海世博,能否撬动嘉兴经济,考验着这座城市的发展智慧。
最后要强调的是,区域经济品牌是有载体的,不是空泛的,可以是地方知名企业、生态人文环境、历史文化等,这取决于政府能否在城市化进程中找到合适的定位,这也是嘉兴这样的地方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要将空间地理的范畴转变为经济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