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这些问题,本次《村官有话说》把演播室搬进了王江泾的南汇村,请来部分参与跨村交流的村干部,他们分别是民主村党支部书记王宝荣、南汇村党总支书记计兴荣、古塘村党支部书记陆惠明。同时,演播室还请来了王江泾镇党委组织委员干根华以及部分村民代表,听他们来聊聊村官跨村交流。
村官小档案:
王宝荣:1956年出生,有26年担任村官经历,原民和村党支部书记,2007年跨村到民主村任党支部书记。
计兴荣:1962年出生,有26年担任村官经历,原华联村党支部书记,2007年跨村到南汇村任党总支书记。
陆惠明:1970年出生,有16年担任村官经历,原腾云村党支部书记,2007年跨村到古塘村任党支部书记。
接到通知
两个晚上没睡好觉
陆惠明:我是2007年9月份接到通知的,老实说,当时心里还是很紧张的。我原来在腾云村,当时村里正处在拆迁的关键时候,而且1996年我已经跨村交流过了。自己是土生土长的腾云村人,村里情况比较了解。要是换了新的环境,那就要重新再熟悉、开始了。接到通知后的头两天,我晚上基本没好好睡过觉,翻来覆去彻夜难眠。
王宝荣:对跨村交流,一开始我并不是很想得通。一是考虑自己年纪大了,没有几年就要退休了,自己在本村当了12年的书记,对村里的情况十分熟悉,换个村要有个适应期。二是家里正好碰到了点事情,女儿身体不是很好。之后镇领导专门找我谈话,并对我生活上的一些困难进行了及时帮助,让我很感动。想想自己是一个有着多年党龄的村干部,辛苦点也是应该的。
计兴荣:说起跨村交流,我记得很清楚,镇领导找我谈话是2007年9月18日的傍晚5时多。当时我所在的华联村由4个村合并而成,虽说工作压力比较大,但比起南汇村来说相对要轻松点。南汇村是个中心集镇,情况复杂,而且家庭工业发达带来的污水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后来镇领导专门找我谈话,才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
干根华:镇党委在考虑村干部跨村任职的问题上,也想到了换个环境会给他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不方便。所以,我们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予了及时的关心、帮助,经常性地找他们谈心谈话,在工作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让他们能更好地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创新性地开展工作。
上任第二天
就经受了一场台风考验
计兴荣:来到一个陌生的村重头开始工作,其难度可想而知。我到南汇村的第二天,正好碰到“韦帕”台风来袭,村里立即组织人力防台。在原来村,我与村民们彼此都非常熟悉,一个电话就能组织起一支队伍来。可在南汇村,村民们都不知道我是新来的书记,结果一开始一个人也叫不动。通过大伙儿的努力,村民们终于渡过了难关,虽然台风期间自己两天两夜没回家,但看到大家没啥大损失,心里还是很高兴。
陆惠明:是的,是的,我刚上任时也碰到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前几年,古塘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当时有700多亩地出租给大户种植苗木,租期是15年。可这几年物价涨得很快,当时每亩280元的租金就显得有点低了。村民们对此就有些想法,再加上一些村民不同意树苗带土运出,所以有相当一段时间,承包户一棵树苗也没能运出村。我上任后,先初步了解了情况,又分别听取了相关农户和承包户的意见,经过多次调解,最后对合同进行了完善,终于使事情获得了比较好的结果。
王宝荣:那时候压力确实比较大,一方面要尽快熟悉村里的情况,全面投入到工作中去。另一方面,半年后王江泾镇各村就要进行村民选举,选得上选不上心里没底。可后来自己又一想,农村干部没有终身制,这届如果选上就继续干,如果选不上就回家,没有必要过多考虑这个问题。这样想,后来开展工作就轻松得多了。
干根华:我们王江泾镇是秀洲区的一个大镇,有90多个基层党组织,33个行政村,这些基层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核心作用。但由于历史原因,在队伍建设方面,一些村存在着不足。开展村干部跨村交流,就是想解决一些村领头羊匮乏的问题。事实证明,这些村干部到新的岗位后,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通过自身的努力,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跨村干部
远的是距离近的是心
村民代表沈全林:我们南汇村村民都晓得“外来和尚好念经”这句老古话。对外村来的村干部,村民们开始是抱着观望态度的,大家都想看看这“外来和尚”是怎么“念经”的,到底能不能念好农村工作这本“经”。两年多来,村里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大伙都蛮满意。
就说这污水吧。南汇村有2000台左右的家庭喷水织机,这几年污水是越排越多,河里、沟里、田里到处都是泛着泡沫的脏水,天一热更是臭得不得了。计书记到我们村后,想办法、跑资金,通过多方协调,一举解决了村民们的这桩心头事。污水统一进管网后,村里环境好多了,大家都拍手叫好。
新居民代表张月娥:我和老公到嘉兴种粮也有近8年时间了,也算是新居民吧。这几年,没少得到村里的关心、帮助。碰到什么难题,我们就找书记,每次都得到很快解决。就拿去年6月份的事来说吧,如果不是村里当天给我们接好被人偷剪去的电线,60亩晚稻就没法灌溉,那损失就大了去了……
村民代表王军:村里环境变美了、干净了,村民们办事也更方便了,这几年村里变化还是蛮大的,这离不开跨村干部的付出。要我说啊,外村来的村干部做事更有优势。你想啊,每个干部在原来村总会有些亲戚、朋友,哪怕办事很公正,也难免有人会猜测。现在好了,到了另一个村,原来千丝万缕的关系没有了,像宅基地审批啦、承包田承包啦,大家都很放心。
会念经的就是好和尚
计兴荣:要说跨村交流,我个人认为是有利有弊。说有利吧,到新的村谁都不认识,也没亲戚,做事就放得开,大家对我要求更高,这就迫使自己更努力去工作。说不利的地方吧也有。就拿我们南汇村来说吧,村里有70多位党员,年轻人比较多,文化程度也高,各方面思路也蛮清晰,如果外村来的村干部长期在这里跨村交流,就会影响这些年轻人的发挥了。
王宝荣:我认为村干部跨村交流好处不少,但如果在别的村一待就是七八年,村民可能就会想了:“这么长时间,难道我们村连一个合格的书记都选不出来,要人家村干部来领导我们吗?”这样子,可能就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干根华:几位书记的想法和意见都很有道理。我们的时代在变,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在转型,我们基层党组织管理的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
我想还是那句话,群众说了算。不管是哪里来的和尚,会念真经的和尚就是好和尚。接下来,在村官交流工作中,我们会充分征求村民和村干部的意愿,使其有机结合起来,把这项工作开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