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事评论
去道德化的慈善才是可持续的慈善
2010年1月21日 08:25 来源:新华网
    在现代慈善的视野里,捐款人和从事慈善事业的机构都不应有道德优越感,而社会,也不应以道德的视角去打量他们。

    新年刚开始没几天,就有一条消息让某些国人“很受伤”。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教授宣布,耶鲁2002届毕业生张磊已经承诺,将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SOM)捐赠888.8888万美元。这是到目前为止,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捐赠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

    张磊1972年出生于中国,198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专业,1998年申请到耶鲁管理学院读研究生。他学有所成,毕业后到纽约华尔街闯荡,并以横贯耶鲁管理学院的一条道路(Hillhouse)命名,创办HillhouseCapitalManagement(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2005年,张磊又回到中国发展,其投资基金运营的总资产已经达到25亿美元。在谈到捐款时,张磊说:“耶鲁管理学院改变了我的一生,我在这里学到的不仅仅是金融或企业家精神,还有给予的精神。”显然,张磊的言行表面上还是遵循了“知恩图报”的逻辑。不过,网民顺着这一逻辑,指责他既然生于斯长于斯如今还发展于斯,为何不报恩于同为母校的中国人民大学?激愤之余还对他进行“人肉搜索”,声称张磊此举简直是“扒了中国教育的内裤”,让中国高校的脸面无处可搁。而蹩脚的评论员则在电视上为张磊和“受伤”的观众打圆场,说张磊其实还是有中国文化情怀的,“张磊之所以选择捐赠888.8888万美元,是因为数字8在中国文化中有特别含义”,表明他并没有忘本。

    “知恩图报”是广为国人欣赏的行为,也是我们所熟悉的慈善内涵,但要解开“张磊捐款门”的情感纠结,还得淡化甚至消解慈善就是“报恩”的传统观念。其实,张磊未必没料到其善举将引发的风波,而此风波也未必不是他所期待的。这样说,不是为了把他坐实为“小人”,而是为了说明:慈善既可以是“报恩”,也可以是“逐利”。从“逐利”的角度看,张磊当然会把巨额善款捐给世界名牌并且在美国上流社会拥有广泛精英人脉的耶鲁。

    “报恩”是基于个人人生亲历中产生的情感冲动,是个体经验性的情感传递,正如复仇是基于“债有头冤有主”一样,报恩也是基于“恩有源惠有主”。报恩逻辑下的慈善事业具有浓烈的道德色彩,是施惠者与受惠者之间的情感内循环。也有的成功者可能实在找不到具体的“恩人”了,于是就“回报社会”,乐于承担“结对子”的“扶贫”义务。但其负面的社会效应是,受惠者往往承受难以偿还的有欠于“恩人”的“人情债”,致使部分受惠者躲躲闪闪,妨碍了爱心善意在更大社会范围内的永续传递与增量流动。这就是报恩式慈善的缺陷。时下的国内媒体仍然热衷于追踪寻找某些匿名的乐善好施者,非得让受助者明白是谁有恩于他,这也从侧面表明我们的社会对慈善事业的认识还停留于传统的框架内。

    在“博爱”还不能成为多数人情操的现实中,基于报恩的慈善事业,其善款的来源以及慈善事业的受益面必难获拓展。正因此,与传统慈善不同的是,现代慈善事业并不介意接受具有“逐利”动机的捐款人,只是要求捐款人不要把“逐利”作为捐款时的附加条件。事实上,目前国内的一些民营企业已日渐认识到通过参与慈善事业以提升其社会形象的必要性,认识到捐款行善比在媒体上投放商业广告更“超值”。为此,专为企业筹划并实施慈善公益项目的中介机构也已出现,如设立于上海的SocialVentureGroup。

    在现代慈善的视野里,捐款人和从事慈善事业的机构都不应有道德优越感,而社会,也不应以道德的视角去打量他们。慈善事业不过是捐款人诉求情感或利益的载体,慈善机构不过是慈善专才的人生职场。去道德化的慈善才是可持续的慈善,才是更可能增进人类福祉的慈善。(吴重庆)

标签:慈善 责任编辑:张兆利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