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篇
2009年11月16日 14:32
起步于乡镇,发展于新区,成为了领军全区工业的集聚高地与核心区——
秀洲工业园区的传奇
区发改局局长邱根明,曾经的秀洲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工业园区的前身是高照乡象贤工业小区,他那会儿是高照乡的乡长。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但他对当年的创业情景还是记忆犹新。“全乡工业产值只有5800万元,财政收入只有280万,除了行政和一些必需的开支,基本上没剩多少了。”财政资金捉襟见肘,当年,高照乡经济基础薄弱,是郊区排名靠后的乡之一。虽然没有明确的政策,但区里的大方向还是明确的“巩固农业,发展工业”。
为了寻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原高照乡党委、政府动起了脑筋,“高照乡象贤村紧挨着昌盛路,是离市区最近的一个村,我们能不能在这里寻求突破,搞个工业小区。”思路决定出路,象贤工业小区就这样开始起动。
1996年底,乡里把报告递到了区政府,没想到引起了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在1997年的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特意增加了一条“建立高照乡工业园区”。邱根明说,当时大家那个兴奋劲啊就甭说了,可兴奋过后是巨大的压力。因为面对的是没有一点开发基础的11平方公里一片土地。
在一无资金,二无经验的情况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部署,统一思想,做好规划,继而依靠全乡干部的努力和象贤村人民的支持加快各项建设。1998年,工业园区建设起动,因为缺乏资金,就采取“以地换路”、“以地换基础设施”的办法。靠秀洲人特有的耐力,仅仅用了一年,他们就搭起了工业园区的框架。
嘉兴六星钢圈厂是园区引进的第一家企业,规模小是小了点,但必竟是园区招商引资“零”的突破。邱根明说,当时的感觉就好比是农民第一次上街卖菜,叫卖出了第一单。为了吸引企业进园,他们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广泛收罗各地的招商信息,听到哪里有经贸活动,他们就会派人在会场设的宾馆里蹲点等候,或者寻着一些外资企业的足迹找到他们设在中国的总部。台资企业浙江茂山制衣有限公司就是被他们的“软磨硬泡”战术给征服的。
1999年,园区改为城西工业园区,与秀洲新区同步运作。此时,园区有了一定的底气,“我们已经有了一支成熟的招商团队,我们在阳光大酒店举行了第一次上规模的招商推介会,同时也开始走出国门进行招商。”邱根明说。
到2000年,工业园区建成面积7.6平方公里,已经有80多家企业进驻。秀洲工业园区管委会也于当年正式成立。此时,秀洲工业园区在全市已小有名气,被称为是开发区中冲出的一匹“黑马”。
2001年10月,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重视下,经市政府批准,园区升格为市级工业园区。2004年,经过全国大规模的大浪淘沙,秀洲工业园区成为省级保留开发区之一。2005年10月,被国家信息产业部列为国家级微电子加工与元器件产业区。2006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审核同意,秀洲工业园区正式被确立为省级开发区。
经过几次规划调整,历届历任工业区管委会和领导干部的辛勤努力,园区的规划面积已扩大到46.8平方公里,目前建成面积达16.25平方公里。共引进来自美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韩国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项目,合同利用外资10.8亿美元,是浙江省合同外资、到位外资增幅最快的开发区之一。工业产值从2001年的5.1亿元跃升到2007年的77亿元,财政收入也从当时的2297万元增长到4.14亿元。累计完成了65亿元的基础设施投入,实现了高标准的“七通一平”配套。通过近几年来的定向招商、命题招商、以外引外,精密机械、汽车配件、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已在秀洲工业园区内初显集群效应。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正迅速发展之中,继三大主导产业之后,它又将成为一个新的支柱产业。
2007年,秀洲工业园区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认证,并被列为省级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与改造试点示范区。同年11月份,还被评为浙江省首批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
秀洲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徐永良说,区里的目标很明确,争取以15年的努力,使秀洲工业园区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以工业共生和物质循环为特征的工业经济体系。最终把秀洲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布局合理、景观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生态产业园区。
他说,目前秀洲工业园区“三园一基地”建设正在进行之中,即国家级微电子加工与元器件产业园区、科技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上海科技京城和研究生实验基地。力争在提升功能、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和服务创新上实现新的突破。
王店浴霸 称雄天下
地处嘉兴市秀洲区的王店镇面积116平方米,总共人口6.6万人,就是这样一个小镇却扛起了“中国浴霸”大旗。王店浴霸行业自90年代中期起步,现共有小家电及相关产业企业218家,其中专业生产小家电企业122家。全镇已经形成了以浴霸生产为核心,带动五金,塑料,包装等上下游企业相配套的格局。据了解,目前,王店镇的浴霸产品已占据国内市场70%和国际市场50%的份额,真正形成了“浴霸天下”的气势。
从小家电行业起步时生产单一的浴霸,到现在的取暖器、脱排油烟机、煤气灶、消毒柜、音响、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集成吊顶等多品种生产;从原来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到现在规范化的流水线生产;从原来单个企业产值几万元到如今的几千万元,上亿元;从原先的贴牌生产,甚至冒牌加工,到拥有自己的商标和品牌;从假冒伪劣重灾区到品牌基地建设的样板区。其中涌现了一批诸如浙江宝兰,浙江奥华,浙江顶上,品格卫橱,浙江来斯奥等具有相当生产规模的小家电龙头企业。
浙江来斯奥的老总姚松良是土生土长的王店人。他的创业史其实就是秀洲传统工业的缩写版。
“一家六口人,五亩水田,两亩桑园,一家人的生活过得紧巴巴的。父母身体不好,16岁那年,我就挑起了养家的重担,心里的想法那时很单纯,就是为了能让家里人吃上一顿红烧肉。”姚松良回忆他的创业史,1985年,摆摊修自行车,1986年领营业执照,办起了松良修配厂,给人家修自行车、喷雾器。又过了一年,有了一定的积累,就办起了王店松良五金厂,给当时的嘉兴当家四家“花旦”之一的海欧电扇配套生产小配件。
三年后,扩大为桃源塑料五金配件厂。又过了三年,升级为科普电器制造厂,生产小家电。
1996年,海鸥厂关闭,有一些厂里的技术人员纷纷自立门户。此时,王店有了两家浴霸生产企业。聪明的王店人也纷纷效仿,1998年时,王店已经有了十几家生产浴霸的工厂,姚松良的企业也是其中之一。
“因为成本低,出货量很大,谈不上品牌意识,质量参差不齐,一时间假冒伪劣充斥,王店曾经成为了打假的重点区域。”姚松良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需求的逐渐减弱,一些企业放慢了脚步,开始认真拈量品牌的市场价值。
1999年,接受清华大学一教授的建议,“要有自己的品牌,走品牌发展之路。”,姚松良为自己的企业确立了“来斯奥”品牌,取自于英文“Let’s go”,意为“一起走”。这一年他有了今天的公司名称和自己的商标。但还是以为大公司贴牌生产为主,当年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之后,每年翻一番。
新世纪初,王店浴霸已经占领中国70%市场。
政府适时引导,2002年规划建成小家电园区,结合《嘉兴市秀洲区开展品牌工程实施意见》,起动品牌建设,推动产业升级。
仅用了两年时间,小家电行业的注册商标拥有量就从不到10件迅速增加到108件。2004年,工商部门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王店浴霸”集体商标,王店自创品牌遍地开花,218家小家电企业拥有注册商标400多件,自2005年1月王店小家电品牌基地被确认为市级专业商标品牌基地后,2007年10月,又被正式确认为省级专业商标品牌基地,王店摘得了“中国浴霸之乡”的桂冠。
镇长沈菊英引以为豪:“中国驰名商标,全区7个,有6个在我们王店。
此时,一路走在前面的来斯奥又另辟自主创新之路,与上海交大,宁波理工大学合作,投入资金几千万元,开发专利200多项,成长为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2006年来斯奥上集成吊顶项目,实现了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2007年进入市场营销,当年企业就实现产值8000多万元,其中集成吊顶占到了70%。”姚总说,2008年预计将实现产值1.2亿元。他的目标:坐上全球浴霸第一把交椅。
表面上波澜不惊的王店浴霸行业,正悄然进行着一场从浴霸到集成吊顶的产业升级。目前王店的130多家浴霸生产和配套企业中,已经有50多家生产集成吊顶。在王店的带动下,目前全国众多的浴霸生产企业开始转向生产集成吊顶。
来源:秀洲新闻网 作者: 编辑:张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