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篇
2009年11月16日 14:32
集中发展期(1995年-2000年)
也被称为工业园区时代。
进入90年代中后期,各个乡镇各有特色的产业成片发展,为了应对共同的市场,政府适时引导。利用乡镇所在地人口集中、交通便捷的优势,在乡镇区附近规划工业园区,吸引企业由原来的小村落向工业园区集中,引导其成规模化健康发展。那是大搞工业园区建设的年代,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工业园区。
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经营权、所有权的分离,乡镇村办企业逐步走上企业转制成公司制企业,集体资产纷纷退出经营性领域。企业依靠灵活的经营机制和长期的积累,得到了迅速壮大。
至2000年(秀洲区、南湖区行政区划作了调整),以新的口径统计,全区工业园区集中企业355户,从业人员27717人,实现产值30亿元,拥有个体工商户34046户,从业人员74609人,产值达96亿元。
采访人物:钱文云(浙江元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7年,就在别人大量购入有梭织机时,钱文云已经看到了它的末路,他与父亲又以前瞻的目光,投入1000多万元,购进60台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剑杆织机和16台倍捻机,淘汰原有设备,早别人好几年进入了“无梭化”。因为产品档次的提升,元丰纺织又以高效益成为了业界的强者。
也就是在这一年,钱传兴因操劳过度,患肺癌已入晚期,不治辞世。悲痛中的钱文云全盘接手元丰纺织,此时的“少帅”已经成长为搏击市场风浪的枭雄。
他觉得产品档次还是不够高,1999年9月,在区政府的支持下,他又以5000万元的投入,从日本和瑞士引进96台代表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喷气织机,全部淘汰了老设备。
这一轮提升,让元丰纺织站在了国内业界的“金字塔”塔尖上,从而很容易就触到了国际平台,这一年开始,元丰纺织开始染指国际贸易,20%的产品实现了出口创汇。
产业集群发展期(2001年-2006年)
工业园区集聚,引领产业集群发展。
随着园区的集中开发,区镇两级政府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产业发展与产业的关联度密切相关,要想使产业发展走上新台阶,必须走两条道路:一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二是全力发展民营经济。
2003年,《秀洲区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着“工业立区”的理念,这是在历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未曾出现过的,从中可以明显感觉到本届区政府对发展工业的强烈意识。
深入分析我区发展现状,正是由于工业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单一,规模企业少,造成财政总量偏小;正是由于工业化水平不高,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也正是由于工业化水平不高,造成了我区与周边县(市)发展上的差距。当前,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崛起和腾飞,乍嘉苏高速公路、杭州湾大桥、嘉湖铁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嘉兴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为我区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机遇难得,稍纵即逝;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必须树立起强烈的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确立工业立区战略,积极探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全区经济总量的跃升和经济质量的提高,实现财政收入增长和促进充分就业,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摘自2003区政府工作报告)
秀洲区政府大力构筑工业发展平台,投入20多亿元,开发秀洲工业区和各工业功能区,提高产业承接能力。引导企业向工业区集中,促进特色块状经济从简单的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变。
“工业立区”战略的深入实施,使全区工业发展势头迅猛,纺织、家电、机械、电子等特色产业集群已初显。工业产业增加值2004年实现49.9亿元,占全区GDP比重达66%。
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特色区”,是秀洲顺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兴区策略。2004年12月,区委下发《秀洲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特色区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建设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在国际竞争中打响“秀洲制造”的品牌。
根据产业发展定位和集群发展规律,秀洲合理调整工业发展空间布局,整合“一区四带”的产业链,即:围绕以秀洲新区和秀洲工业园区为核心的中心城市,依托各镇与城市相连的主干道路,形成呈西南、西北、东北、正北方向分布的四条开放式产业带。中心区突出发展汽车配件、机械制造和电子通信产业;以王店、洪合两个城镇工业功能区为基础,依托王店中国小家电城和洪合羊毛衫市场的西南产业带,以品牌为核心,巩固和提升家用电器和针织两大特色产业,发展光电仪器等新兴产业;以新塍工业功能区向东南方面拓展的西北产业带,着重提升金属制品业,着力发展机械制造和电子通信业;以王江泾工业功能区为主体的正北产业带,在做大做强原有丝织产业的同时,全力打造长三角重要的纺织制造基地和纺织科研中心;以油车港工业功能区为中心的东北产业带,利用全国植绒行业特色名镇的品牌优势,建成一流的植绒生产基地,同时大力引进服装制造等产业,培育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带。
“一区四带”形成了一区连四带,四带贯全区的工业发展新格局。几个大的产业集群已初显:以化纤、织造、印染、成衣加工等为主的现代纺织产业集群,集群总量达500亿元,羊毛衫交易额近100亿元,植绒行业产销量居全国的三分之一,厨卫家电独霸国内,浴霸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精密机械和电子通讯产业,正朝着配套紧、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的专业分工协作方向发展。光机电、汽车配件和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正在迅猛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