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知识的量更重要的是质
随着知识社会与全球化的来到,今天的大学作为一个组织,已变得更加复杂。现在,对于一个大学校长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他们既要保持对教育的热情,继续学术的追求,也要面对日益增强的公众对大学的问责,设法为大学增加资源以及努力改善大学的管理。
一所大学的领导人,首先必须作为一个教育家,为学生提供全部的学习经验,使得学生们培养起终身学习与自我提升的能力,以便适应一个经济与社会不断变化的时代。大学领导人应该创造一个有利环境让学者创造与传播知识、维护学术自由与大学的求真精神。
身处知识型社会的教育家和老师,不再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有了互联网,学生知道的有时比老师还多。我们现在需要关注的不是知识的量的问题,而是质的问题。如何分辨、使用知识,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独立思考,应该是未来的老师要教给学生的。
教育家和老师应该是做人的典范。对学生影响较大的老师,通常不是因为他们在教学和研究方面有什么重要成就,而是他们做人的态度以及对学生的关心。我常对学生讲,也许你们的考试成绩和学术成就不一定是最高的,但你们应该很重视师范教育,因为将来所有的社会精英都将是你们教出来的。
不能关门办学,要有全球眼光
大学校长不能关门办学,而是要与社会上各个利益相关人互动,以提高外界对大学的认识程度。今天的教育家应该看得更远。在全球化的时代,大学领导人必须具备全球化与区域化的视野以便与世界上各大学交流,也应站稳本国的学术传统与历史文化,促进多元兼容,并培养师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欣赏。
为了保证大学校长拥有上述能力与领导大学的自主性,在香港,大学校长的遴选和任命由校董会负责,政府不介入。校董会由各界的领袖组成,他们来自商界,企业界,教育界,社会服务,校友及学校师生员工的代表。校董会审核大学校长候选人的资格,包括树立目标的能力、学术成就、行政经验、领导才能、全球视野,等等。大学校长的招聘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今天,香港的大学校长们都是各自领域内的杰出学者,其中有一半人来自海外的大学。
有位学者从亚洲的角度出发,认为亚洲高等院校国际化过程出现了三波,即三个阶段。
第一波,就是早期亚洲各地派出学生到西方国家留学。香港第一代学者都是从海外留学回来,这个阶段认同了欧美国家的教育理念,故此,亚洲第一波国际化即等于西化。第二波,除了亚洲学生到欧美留学外,欧美学府应亚洲市场的需要,陆续跟亚洲高等院校合办遥距(注:即“远程”)课程。第三波则是随着亚洲各地政府愈来愈开放,允许欧美学府到亚洲各地办学,如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及越南等都出现由欧美学府到当地建立分校的现象。
在这三波的基础上,我认为会出现第四波:随着亚洲高等院校质素(注:即“素质”)日渐提升,顶尖人才辈出,加上愈来愈多欧美学府到亚洲各地建立分校,亚洲已有条件去吸引欧美学生到当地留学,所以未来高等院校国际化的情况,将不再单以欧美为中心,亚洲亦会成为吸引海外留学生的地方。
亚洲的教育家,要为此做好准备。 (记者 袁新文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