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40年一步一脚印,闯出致富路
2018年11月29日 08:44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杨 洁 胡渺渺 通讯员 钱丽莉

——出行路上说变迁

  【一名讲述人】

  罗春荣:嘉兴市鸣业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56岁

  【一种获得感】

  从饭都吃不饱的乡下娃一路做到企业老总,改革开放40年,我应该算是最有获得感的人之一了。从交通出行方面来说,我从全靠“两条腿走路”,到自行车、摩托车“两个轮子转”,再到小汽车“四个轮子转”,在一次次升级换代里,我一步一个脚印,闯出了致富路,走上了幸福路,这都要感谢改革开放的好政策。

  

  【一个小故事】

  深秋的上午,阳光正好,罗春荣像往常一样把“奔驰600”从自家车库里缓缓开出。沿着苏嘉公路行进,到位于王江泾镇闻川路上的鸣业纺织,20多分钟车程里,罗春荣习惯性地打开收音机。“最近电台里经常播放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化,从衣食住行到经商就业,很多事情我都亲身经历过!”罗春荣说,他每每听得感慨万千。这40年里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单拿出行来说,他就有说不完的精彩故事。

  罗春荣讲述:

  说起我的创业经历,最初就是靠两条腿跑出来的。

  1983年7月,我结束了田乐乡建筑队的泥瓦匠生涯,回到了市泾村。照以往,回村只能种田,可我很快找到了“商机”——那时政策有点放宽了,田乐一带不少农民开始偷偷在家加工头巾纱卖,很多义乌人找上门来收购头巾纱,但他们对这边情况不熟,货肯定不好收,这样我们就有了一门生意——带路。

  那时义乌人来收头巾纱价格是每条8角钱,按每条1分钱付给我带路的报酬。我认识的第一位义乌老板姓骆,他那天收了2000条纱巾,当晚就付给我20元钱,那可抵得上我在建筑队十几天的收入了!

  从那天起,我就每天在田乐的两个轮船码头间来回跑,因为义乌人都是坐轮船来的。每次一船人下来,看到脸生的外乡人,我就主动上前搭话:“大哥,你是来收纱巾的吗……”

  义乌人来得越来越多,纱巾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就琢磨着,何不自己买布回来加工呢?于是我也开始搞起家庭加工,这样就赚得更多了。

  那年年底我一算账,嗬!短短半年,我赚了1700多元钱!摸着这笔巨款,我欣喜若狂,第一时间就花100多元钱买了一辆大桥牌自行车。回家路上,崭新的车轮滚在乡间的石子路上,颠得我心里美滋滋的。人一下子拔高的感觉如同骑上高头大马,连迎面吹来的寒风都不觉得冷了。

  此前每天奔波我全靠两条腿,多重的货也是手提肩扛,每天累得不行——以后有了自行车,做生意就更方便了!

  1984年以后,改革春风越吹越暖,家庭纺织业在田乐、荷花、南汇一带发展得如火如荼,没多久就家家户户织机响了。为了帮上万台家庭织机生产的纱巾打开销路,很多人都开始全国“跑单帮”。

  头巾纱的市场主要在北方,人们买来包在头上抵御风沙。我出去“跑单帮”,哪里风沙大就往哪里去,几年里把北边的省份都跑遍了,一直跑到中国与俄罗斯、朝鲜、蒙古的边界!

  那时出门在外条件差,现在想想的确吃了不少苦头。记得有一次背几千条纱巾去乌鲁木齐。先从田乐坐船到嘉兴,再乘火车,一路上要80多个小时。绿皮火车里挤得没地方下脚,车厢、过道到处都挤满了人。我好不容易瞅住一个空当,钻进一排座位底下躺了进去。下面空间很小,我几乎动弹不得,时间一长全身都僵了……就这样一路苦捱,几天几夜之后终于到达乌鲁木齐。

  那次真是“人在囧途”!到乌鲁木齐一下车,因为没有“外销证”,我被当地“大盖帽”罚了80元钱,变得身无分文,这下连饭钱都没有了,只好摆地摊叫卖纱巾。在乌鲁木齐卖得不顺利,我又坐上回程火车,吐鲁番、鄯善、哈密、嘉峪关、张掖……我遇到站就下,一路边撤边卖。记得有一天在沙漠里,好不容易搭上人家的便车,结果车子半路坏了,几个人下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车抬出流沙,我累得直接瘫倒在地上。

  在武威住旅馆时,同屋碰到个五大三粗的男人,一直跟我讲打打杀杀的故事,说到兴起还撩起衣服给我看他肚子上的刀疤,听得我真是心惊肉跳!趁人家出去的时候,我赶紧把身上的钱包好,藏到天花板隔层里。这一夜,我几乎都没敢合眼。

  乌鲁木齐之行一波三折,我在外奔波了1个月零3天!回到家时,我胡子拉碴、憔悴不堪,老婆看了直掉眼泪。不过一算账,这一趟赚了500多块钱,还是很高兴,我也不觉得苦。

  那几年,我全国各地到处跑,有时也会碰到卖童装的湖州织里人、卖小百货的义乌人,还有广东人、福建人。那年月,大家都这样,吃苦遭罪都不怕,哪里有商机就去哪里。很多人就是这样跑出了发家致富路。

  我几年跑下来,灵了市面,长了见识,也逐渐建起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外发加工最多的时候,附近帮我加工的家庭织机达到300多台。1990年我买了第一辆摩托车,2000多元钱的“嘉陵五菱”。骑上摩托车,原料、成品往车上一绑就能跑,比自行车省力得多。

  上世纪90年代是创业的黄金时代,刚刚告别物资短缺的中国人,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爆发出旺盛的需求。我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客户带着几十万元现金来订货。腰包鼓了之后,代步工具也换得快。1992年,我换了一辆1万多元的“本田125”摩托车,不久又换成3万多元的“本田王”,这种日本进口的黑色双缸摩托车高大威猛,我在腰上再别个“大哥大”,开出去很威风的。

  1995年,在乡镇领导的动员鼓舞下,我开始自己办厂。运输需求大起来,我花几万元钱买了一辆厢式货车——“柳州五菱”。第二年我又买了一辆桑塔纳,花了二十八九万元。这之后,随着市场越做越大,王江泾成为“中国织造名镇”,纺织企业发展都很快,越来越多的老板买私家车,并且不断升级换代。我们鸣业纺织也发展为规上企业,到2000年,我的座驾已升级成奥迪A6。再之后,宝马750、奔驰600……王江泾人共同飞驰在财富路上,生活越来越好了。

  到我儿子这一代,已不再为出行烦恼。前几年,我把换下来的奥迪给他开,一开始他还不愿接受,他觉得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不应该开这么好的车。改革开放这些年,整个国家的交通出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下,国产大飞机上天了,中国高铁世界领先,高速路网四通八达,还有各种共享汽车、共享单车低碳出行,以后还有无人驾驶汽车……这不仅仅是交通工具的换代升级,还意味着老百姓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内心幸福感噌噌上升。

  

  【一段手记】

  40年,道路建设如火如荼,出行变化超乎想象。一张“上天入地”、四通八达的交通大网,铺就无数人的“幸福小康路”。在嘉兴,“三纵三横三连”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国省道干线为辅的交通网络,基本实现至上海、杭州、宁绍、苏州等周边省(市)1小时互通。同时,建成了中心城市至各市镇快速通道,实现中心城市到县(市、区)30分钟互通。

  一次出差啥体验?从前慢,记忆里车辆与船只摇摇晃晃,时间大半消耗在路上。带着仆仆风尘,人来人往40年间,交通“加速度”的车轮滚滚向前,一日千里的故事在各地上演。据统计,2017年嘉兴市机动车总量已达163.31万辆,其中汽车119.51万辆,私人汽车102.30万辆。私家轿车开进了寻常百姓家,在通往幸福的大道上,人们一路飞驰。

标签:罗春荣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