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秀洲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情指联勤”助推秀洲警务大变革
2018年1月8日 09:08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顾亦来 通讯员 陈 晓

主要警情实现“八个”同比下降

“情指联勤”助推秀洲警务大变革

  新年伊始,秀洲区公安分局的民警们收到了一份红头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情指联勤中心盯案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份《通知》在较大案件合成会商、案件线索传递跟进、盯案工作跟踪落实、每日警种专题会商等方面都作了更为细致的要求。

  情指联勤中心是什么?一个中心的工作为何要给全局下文件?这样的机构成立,这样的机制建立又能给群众带来什么?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秀洲公安用一组数据作了最有力的回答:主要侵财警情数同比下降16.2%、入室盗窃警情数同比下降36.7%、“两抢”警情数同比下降41.2%,黄赌毒警情数同比下降13.2%、通讯网络诈骗发案数同比下降21.6%、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21.4%……全年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5.2%,主要警情实现“八个”同比下降。

  看得见的变化:

  城市安全有了新保障

  屏幕前方,是智能化的接处警平台。旁边是各个相关部门,有负责提供情报信息的,有负责情报录入的,有负责研判的,有指挥作战的……当案件发生,所有的流程都在这里完成。这里就是秀洲公安的情指联勤中心。

  2017年8月,秀洲公安启动了情指联勤中心常态化运作,全面运行领导坐堂、警种进驻、联勤指挥、合成作战模式,24小时在线。

  这是什么概念?“合并了情报大队、指挥中心两个部门,另有刑侦、治安、网警、经侦等7个警种进驻。”据秀洲区公安分局情指联勤中心教导员夏斌介绍,以前各个警种都是分散在各个楼层里,在各自的值班室值班。传达警情电话打来打去,送达文件的民警楼上楼下跑来跑去。现在大家都在情指联勤中心值班了。围绕联勤指挥、合成作战、服务支撑,可以说,情指联勤中心既是一个指挥部,也是一个作战部,更是一个参谋部。

  那么,这样的运作有什么好处?

  反应快、效率高!接处警民警到达现场的同时,信息研判人员、情报录入人员各司其职,就案情展开分析研判,一条龙的作业、无阻碍的交流提高着警队效率。

  2017年9月底,秀洲辖区发生一起别墅盗窃案,涉案金额达40多万元,案发后不到24小时,嫌疑人在南京被抓获。“接到事主报警电话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我们进驻的多个警种(作战部)在线开展合成作战,明确谁是嫌疑人?哪辆嫌疑车?这个人是谁?车牌号码是多少?这个人、这辆车现在落脚在哪里?实现精细研判。然后指挥部对各警种、路面警力下达指令,实现精准打击。”夏斌说:“现在要求每案有人盯,有人办,对盯案责任不落实的,造成重大战果流失的,还要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责任。”

  

  看不见的变化:

  基层警队增添战斗力

  “情指联勤”既破大案,也盯小案。1月1日凌晨,秀洲区新城街道新洲路发生一起电动车被盗案。情指联勤中心第一时间介入,实行盯案制度,通过视频追踪至王店镇“金色华庭”小区,随后通过蹲守,抓获收购赃物的犯罪嫌疑人,并通过该人抓获另两名盗窃嫌疑人。破案时间不超过24小时。

  “情指联勤中心是提高公安机关基层作战能力、治安掌控能力的关键所在。”秀洲区公安分局情指联勤中心主任李龙山表示,在这里,每天警情、每周警情、每月警情,都经研判梳理后形成专报。于是,治安问题一目了然,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该杜绝怎样的漏洞都跃然纸上……

  “我们一天有三次会商。早上9点半、下午4点、晚上9点。早上是前一晚上到当天早上9点半前的情况会商。下午4点是汇报当天的工作情况,比如今天看到了多少线索,哪些进行不下去了。为什么进行不下去了,现场有没有去勘查?然后大家再提供参谋支撑。晚上9点是当日的汇报小结。”夏斌说,每天,各派出所的案件、警情信息汇聚到情指联勤中心,经过各警种在线服务、技术支撑,这些信息能够更快速、有效地得到处置。

  据介绍,2017年,秀洲公安抓获侵财犯罪嫌疑人数同比2016年上升21%、比2015年上升52.8%;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数同比2016年上升7.6%,比2015年上升33.7%;破获通讯网络诈骗案同比2016年上升105.7%、比2015年上升182.4%!

  如今,在秀洲区,情指联勤中心的成立带来了一场深度的警务变革,在悄然间提升了公安机关基层作战单位的战斗力。在打击犯罪方面,“情指联勤”通过对信息的精确研判,为办案民警提供了准确的破案方向;在治安防范方面,“情指联勤”通过对辖区治安情况的汇总分析,督促民警完善治安漏洞;在队伍管理方面,“情指联勤”通过信息公开,强化了民警主动作战的意识及为民服务的意识。

标签:警务 责任编辑:平彩娟
分享到: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573-82721592

举报邮箱:xzwxb@xiuzhou.gov.cn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1  浙新办[2009]24号